然而这支部队长期处于缺额状态,直至现在也只有807名官兵,并且第25骑兵团是字面意义上的骑兵单位,仅有团属侦察排装备了6辆1装甲侦察车。
不过骑兵单位似乎天生比步兵高贵第26骑兵团居然批量换装了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这个待遇在如今美军海外部队中是很罕见的。
当天1039,阳光明媚,气候宜人,十月份的菲律宾的确是个休养的好地方,只可惜战火中的人们无暇度假。
陆战二旅三团一营的一支百人规模的连级巡逻队抵达了一个名叫帕拉延的小镇,士兵们没有发现可疑的敌人,镇子里只有紧张胆怯的平民和惴惴不安的警察。
“报,队长,溜了几圈,向导和通译问过当地人了,敌军没在这边布防。”
“成,留一个班在西边戒备,其他人进镇子歇歇,吃饭喝水。”
没日没夜的跋涉追击了两天一夜,敌我双方都没休息好,率领这支巡逻队的指挥官是一营二队的队正张之林,鉴于麾下都颇为倦乏,也确实该休整几个钟头了。
可就在明军士兵们准备美美吃顿午饭然后睡上一觉的时候,“砰砰”的清脆声响却从东南边的树林中传出。
那是迫击炮发射的声音
“有炮”
“隐蔽”
连串的60㎜迫击炮弹以圆润的抛物线轨迹落下,“轰隆轰隆”的爆炸声顿时盖过了明军士兵们的呼喊声。
张之林被溅起的泥土糊了一脸,好在卧倒及时,炮弹破片只击中了钢盔,在侧面留下了一个凹陷。
这时,让他和其余人惊诧的一幕出现了只见无数骑兵从东南边的树林中涌现
他们头戴汤米盔、骑着高大战马、身后背着步枪、左手牵着缰绳、右手举着手枪。
配图
跃马冲锋的骑兵阵势浩大,马蹄践踏着大地,咚咚作响,卷起滚滚尘土,仿佛一堵快速迫近的城墙。
这样的场景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了,也许驻扎北方的大明陆军部队偶尔还能看到,但海军陆战队哪有机会见着这等场景
因为相距不远,队形松散的陆战队官兵压根来不及组织起像样的拦阻火力。
二百余骑兵此刻已经到了眼前,他们在几十米的距离上开始用手枪开火,然后一边冲锋一边射击,试图像洪水一样冲散明军的队伍。
第26骑兵团的官兵遗憾于手头没有刀美军在五年前将骑兵刀从武器序列中剔除了,所以骑兵们现在只能以枪代刀。
骑兵凶悍且犀利的冲锋让许多老兵也大为震撼,可以说陆战队官兵被这一个照面给打懵圈了。
然而自动武器的广泛装备让他们在这样惊诧慌乱的状况下依然给予了美军骑兵极大的杀伤,密集的“哒哒哒”与“砰砰”的枪声充斥在这片小小的战场上
被子弹击中的战马发出凄惨的嘶鸣,重重摔倒在地,背上的骑兵也跟着滚落下来。
杀穿了明军队伍以后,骑兵们并不回转,而是扔了些手榴弹,接着便朝西北方向快速远遁,一击脱离。
可这时,那树林中布置的重机枪和迫击炮又再度开火。
被溅了一脸血的张之林抬手用衣袖擦了擦,然后给自己的三四式冲锋枪换了个弹匣。
他环顾四周,只见附近一片狼藉敌我双方的尸体横七竖八,濒死的战马在地上挣扎挪动,一些士兵在向东南方向的树林开枪还击,医护兵在连滚带爬地奔向伤员
他大声喊道“按咱们的朝向,往十一、十二点钟纵深达几发烟幕弹准备往镇子里边撤”
伤亡数十人的巡逻队随即以烟幕弹阻隔敌军视野,然后交替掩护撤退进了帕拉延镇。
从战术上来说,第26骑兵团精心准备的伏击无可挑剔,不过因为低估了明军步兵分队火力而未能达成预期。
心有余悸的张之林随即命令通信兵汇报这儿的情况,他认为既然在这个近邻克拉克机场的地方遭到了反常的伏击,基本可以断定有一支精锐的美军部队在此布防。
此刻的严辰武正乘坐指挥车在向前转移,闻讯便立刻向帕拉延镇增兵,并将消息传达给了邻近的友军战车三旅三营。
坦克部队随即派出了一个中型战车队前往增援,双方在汇合以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帕拉延镇。
在和张之林讨论以后,众军官决定给当面之敌下个套。
于是他们将14辆坦克悄然隐藏在了镇子西北方向,而陆战队步兵们则再度展开队形,离开镇子东侧的进攻出发阵地,以低姿势向更前沿的阵地移动。
简单短促的炮火准备开始以后,数百官兵便在冲击出发阵地上大呼小叫、蠢蠢欲动,摆出了一副要大举进攻的架势。
第26骑兵团果然上当,团长皮尔斯上校下令二营b连迅速机动到西侧,从旁边给予正在进攻的明军腰子捅上一刀。
几分钟后,随着炮火停歇,陆战队步兵们接二连三地跃出了阵地,以疏开队形向美军阵地发起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