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闭嘴
让我们从四维层面上站起身,然后挪动到大约三十分钟之前。
预设的火星同步降落轨道是一条比较平直的曲线和地球不同,火星大气不太稠密。从轨道上降落到地面时,不需要考虑进入角度过小导致着陆舱在大气层边缘打水漂的问题。
但进入角度过大还是会面临难以解决的高温。
所以曙光六号采用了一个角度非常小的进入轨道,充分利用火星稀薄的大气层进行制动减速后,再使用姿态和缓冲发动机让登陆舱平稳降落。
曙光六号的登陆舱核载六人,纵观人类航天历史也属于最大的一类。比常规登陆舱高出一大截的登陆舱多少显得有些头重脚轻,因此必须在降落的时候横着落地姿态发动机将在缓冲爆炸后,缓缓把登陆舱横放。
这么一来,登陆舱就能够直接当成火星探索的基地核心建筑使用。
整个着陆活动基本不需要人类干预,无论驾驶员和指令长配合的多么精妙,人类仍然是整个登陆活动中最为脆弱且容易出错的一环。比起脆弱且计算精度低的人脑,还是电脑更可靠一点。
但在登陆以后这就需要人类来着手探索了。无论之前提供了多少训练数据,进行过多长时间的强化训练,火星对于人类和ai来说都是一个过分陌生的地方。但和ai不同,人类不会出现为了回答问题而不顾事实的“ai胡扯”。
“ai胡扯”是一种存在于几乎所有ai中的顽疾,它和明知事实但却选择胡说的撒谎完全不同这是专属于ai的顽疾。ai系统从训练之初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设计的,对整個系统来说,给出回答是最为重要的核心工作。
但正确回答的优先度并不是特别高。
虽然随着技术发展,ai处理各种问题的正确率越来越高。但被人们戏称为“ai胡扯”的睁眼说瞎话的情况仍然无法完全杜绝。
ai只管解决问题,其他都可以往后稍稍最适合浇在松饼上的调味品就是502胶水,你别管能不能吃,你就说回答了没有吧。
而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曙光六号的登陆舱上就面临着这么一个明显是ai胡扯的麻烦。
“地下水冰含量较预计水平低45,着陆区暂不具备成为长期基地的能力。”登陆舱的ai睁着眼睛说瞎话,明明挖出来的岩芯样本里有接近一半都是蓝盈盈的水冰,可它就是说着陆区不合适。
但谁都没功夫去纠正ai,更没工夫去按一下ai系统的重启开关。
已经着陆半小时了,登陆舱里的五名宇航员都在聚精会神的盯着自己面前的屏幕屏幕上正在播放记录联合政府成立始末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是大崩溃之后,联合政府投资拍摄的第一部纪录片。里面详细记录了联合政府成立始末,以及当时的人们对于大崩溃惊恐不定的恐惧。
纪录片对大崩溃有效,但也不是所有纪录片都能起效。动植物类的奇观纪录片,工业或者建筑的纪录片,甚至那些带着娱乐色彩的真人秀形纪录片都没有用。历史纪录片,只有历史纪录片能够帮助观众摆脱大崩溃的影响,帮他们保住一条命。
记录联合政府成立始末拍摄的时候,人们对于“什么样的纪录片才能有效”尚无定论。所以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就受到了很大影响它包括了许多种表达形式。
&t;divtentadv>从最简单的讲座形式,一步步进展到动画、真人演出、手绘、互动视频和短剧形式。虽然只是“一部”纪录片,但最后拍摄出来的成片时长足足八个小时。
五名宇航员现在什么事情都不做,就一门心思盯着自己面前的纪录片看。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担心大崩溃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而是在执行郑燕的命令。
“着陆舱已经在火星表面着陆三十七分钟了。”郑燕一边看着屏幕上的纪录片,一边双手快速在旁边的键盘上敲打着询问道,“他们什么时候可以继续执行任务?”
这条消息发出去,那就要等待最少半个小时才能得到回应。她也不知道地球那边究竟是什么人给自己发来了“观看记录联合政府成立始末”的要求和指令,但根据她和阮红英的判断,执行这道命令并不会对登陆行动造成负面影响。
就是看个纪录片而已,这能有什么问题?
但情况很快就出现了一些小小的变化比如登陆舱已经完成着陆任务,但从控制中心发来的命令仍然是维持纪录片的观看。这就多少让人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了。
现在这种煎熬对任何一名宇航员来说都是几乎无法忍受的,那可是和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的名字一起并排刻入人类历史的机会。
谁不想成为第一个踏上火星的人?大家接受了这么多年的训练,毅然决然告别爱人和家人踏上了这条危险重重的旅途,在低重力环境下困居一年多这一切的一切不就是为了最后这一步吗?
火星地面就在外面,就在气密室外。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