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后悔不及(1 / 2)

众星之子 罗三观.CS 3941 字 7个月前

第117章 后悔不及

学术委员会的审核大厅中,十九个人挨个坐在大厅的一角。十三位院士委员不安且愤怒的看着远处正在拆除审核大厅内座椅的“工作人员”。

现在的情况清晰、简单且明了。正在发生的是一场政变联合政府成立至今发生的第三起政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联合政府遭到的政变虽然不如大崩溃前非洲大区的小国频繁,但也有两次值得记载的未遂政变。

具有纪念意义的第一次政变主导者,是来自地中海区的疏散政府。这个由环北地中海区域国家残余机构组成的六国联盟,曾经在大崩溃后期维持难民营营地秩序上发挥了一定作用。

随后,他们宣布承认联合政府是全人类唯一合法代表。恳请刚刚诞生不久的联合政府,希望他们可以协助地中海辐射区的居民撤离。

新生且虚弱的联合政府消耗了大量资源,甚至搭上了许多人的性命。最终,联合政府耗时六年,从环地中海地区转移了一千六百万人。

这些难民被安置在近东,或者顺着红海南下,安置在曾经的吉布提或者埃塞俄比亚等地。

在联合政府成立七周年的庆祝会议上,疏散政府突然发难,声称来自地中海区域的居民受到了联合政府有计划的,系统的种族歧视。已经解散了的疏散政府发布声明,要求联合政府立刻解散,并且以打崩溃之前的领土为基础,恢复各国独立。

联合政府的应对措施堪称典范。在疏散政府发布声明的半小时内,综合调查局就公布了疏散政府核心成员的调查报告。报告中详细披露了核心成员收受部分企业贿赂,出售本国社会基础服务项目以牟利的全部过程。他们政变的核心目的,是想让已经疏散的民众重新回到核废土上。然后购买那些行贿公司所的社会公共服务。

比如昂贵的水电,公共交通和燃料、食品甚至娱乐产品。

在发布调查报告的同时,综合调查局多路出击。除了逮捕行贿企业负责人以外,也打掉了数百个鼓吹联合政府已经完成历史使命,应当解散并且恢复大崩溃前各国分治情况的“媒体”。

最终,在针对性极强的打击措施下,第一次政变几乎没花什么功夫就被平息。

第二次政变性质要严重一些,一支驻扎在新西兰北岛的联卫军宣布独立。

从实际影响来看,新西兰南北两岛加在一起脱离联合政府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新西兰的位置对于整个世界而言都不怎么重要这里没有主要航道,没有重要且罕见的资源,甚至就连人口都没有多少。

但它的性质非常严重,甚至严重到了联合政府只剩下一种处理方式的地步。

联卫军太平洋舰队出动,在六个海军陆战师的进攻下,北岛叛军被全部消灭。而叛军所推举的所谓领导人,以及所有身居高位的“政府官员”全部被处决。只有三名被迫任职的当地知名人士,因为暗地里向联合政府通报了叛军情况而得以幸免。

政变对于联合政府而言并不罕见,他们也拥有相当的应对经验。

但是,这一次的政变似乎有些不一样的地方。

坐在最左侧的孙麟院士又扭头看了看那些穿着灰色外套的人,然后对袁思平说道,“袁老师,这帮人我怎么看着有点眼熟啊。”

“眼熟就对了。”袁思平院士面不改色,他压低声说道,“带头的那个,是特勤处的副处长。以前有公开活动的时候,就是他和另一个副处长来和咱们沟通安保细节。”

“特勤局为什么这么想不通,要来搞我们啊”孙麟百思不得其解,“要搞政变,那也是针对联合政府去搞吧费劲千辛万苦就把咱们几个扣下有什么用哇”

这个问题把袁思平都给干沉默了。老头琢磨了好一阵,然后才犹犹豫豫又难以确定地说道,“因为咱们正在当值”

学术委员会的级别和联合政府核心委员联席会议一样,都是最高等级。这也就意味着特勤局在控制学术委员会的整个过程中,必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当院士们从自己的住所被带到审核大厅的时候,已经看到了一路上的满目疮痍,以及那些倒在地上明显没有了生气的武装人员。

就是看不清那些倒在地上的人到底是哪一边的。

发动了政变的组织付出了巨大代价,结果却只是控制住学术委员会里的十三名院士,以及六名工作人员。这个现状并不合理。袁思平干了一辈子科研工作,他很清楚,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付出都在期待着回应。

就像他自己,杂交作物的汗水为的是期待增产,育种插秧的辛劳为的是无忧乘凉的美梦。他干了一辈子农业,总是被人称赞是“最无私的”院士。但袁思平自己心里清楚,他总是最贪心的那个。

产量千斤了,贪两千斤。一年两季了,还要贪三季。他永远不知足,永远在付出更多并且期待回报。

哪怕现在也一样。

“损失太大了。”学术委员会顶层,临时运抵的沙袋在墙壁里垒了厚厚一层。两个人正在互相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