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机巧连弩申请出战(1 / 2)

周瑜却道,“刘备素有勇武,乃是人杰,不是久屈人下之辈。手下又有张、赵、周等之英豪,虽一时落魄,不得其志,但若有风云之变,也恐化蛟龙而腾云直上。

曹操欲与袁绍决战,却先南下征伐徐州,破刘备之势,夺刘备爱将关羽,可知其防备。此时,联合刘备,共袭曹仁,还之以徐州之地,借刘备之力,暂为我军之门户。

仲谋已夺盐城,但兵力已不足再进徐州,徐州百姓恩服于刘备之名,有曹操大敌当前,暂结守望之盟,共抵曹操南下之势。”

乱世,讲究的就是恐怖平衡,所谓敌友,也可随时转换身份。

夺汝南之地,还之以徐州旧地,这样的利益置换,料刘备也没有可拒绝的理由。

以孙策的傲气,可并不屑这样的手段,但兵家之事,亦须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众将军以为如何呢”孙策扫视一圈帐下的诸将,如果能有其他破曹仁军队的办法,孙策的第一选择也不会是和刘备等人虚与委蛇。

周瑜和孙策相交多年,自是知道孙策的脾气秉性,也明白他的犹豫。

太史慈出列道,“末将以为,中护军所言甚是。如今曹贼挟天子在手,兵强马壮,联合各州刺史、部曲一同讨伐,清君侧。

刘备虽不比江东,却有宗室名分,于天下广有德名,亦是雄才。”

有太史慈之言,其余将领也纷纷表示赞同周瑜之计策。

孙策沉吟半晌,正准备同意周瑜的建议,却有声音从帐外而来,“中护军此言差矣,我江东军正是锐气难当之际,又有兄长之威震慑曹贼,士气正盛,中护军却言说我军非要假手于他人才可得胜于曹仁之辈,岂非是灭自己威风,反长他人之志气”

众将闻声望去,正看见孙翊大步流星而来,屈膝向孙策行礼,“仲兄已平广陵之地,弟特率一百弩骑兵来援兄长。”

孙策见到自家兄弟,眼中满是惊喜,“季弼来援,孤心里便多有几分底气了。”

帐中其余诸将也不免脸色微变。

孙策立刻将孙翊扶起,上下端详着,“黑了,也瘦了,广陵之战并不轻松,仲谋也都已写书信跟孤说了,言说你每战必身先士卒,有万人难当之勇。

有弟如此,兄心中甚慰。”

“兄长谬赞了。”孙翊得了孙策的夸赞,侧首看向周瑜,“中护军也算是熟读兵法之策,又是身经百战,怎的不知古人之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刘备辗转侍从多主,却又反复而逃。

此人野心勃勃,即便兄长有容人之量,又岂能防备此等小人反复无常。此举无异于与虎谋皮,反受牵制。”

说事儿就说事儿吧,还要带点人身攻击,这说话就很难听了。

孙策听出了孙翊的语气不善,轻声喝止道,“季弼慎言,不可对公瑾无礼。”

孙策和周瑜惺惺相惜,也早已和家中兄弟言明,周瑜与他并不分彼此,不仅在家中如此,在军中也是如此。因此孙权也都是以仲兄来称呼周瑜,以表敬重。

但孙翊却有些不服气,觉得孙策再看重周瑜,如今也早有主臣之分,而他也是孙家的公子,肯称呼周瑜一句“仲兄”是情分,便是直呼其名,也是主臣之礼。

但碍于孙策在此,孙翊还是应了一句是。

周瑜向来性度恢廓,也并没有将这一点冒犯放在心上,反倒笑着同孙翊应声,“三公子于军中历练,方才之言也颇有见地。”

孙翊点头道,“若是中护军见识过我所率领的弩骑兵后,便不会杞人忧天了。”

孙翊说罢,便取出一柄技巧连弩来,“兄长请看,这是弟潜心多时,寻得巧匠莫氏一族,在连弩的基础上改进的机巧连弩。此机巧连弩可连发十五支箭矢,无论是射程还是准度都在连弩之上。

有此之物,定可破曹仁之防守。”

孙策能一路高歌猛进,原也就有连弩的功劳,连弩高效地杀敌之策,使江东军总是能在战场上快速致胜。

只是连弩的射程距离和力道上有所欠缺,当孙策遇到了同样擅长疾风战法的曹仁,却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实力。

曹仁此人身边有杨俊为军师,此人甚为明达,率先发现了江东军的连弩之用,便使用骑兵和长矛兵以攻为守,硬生生防住了江东军的进攻。

孙策正觉头疼,孙翊此言不亚于刚想睡觉给人送上枕头。

孙翊提出,“若是诸将不信,也可前往校场一试。”

“如何一试”太史慈闻言,也颇有兴致,先前军中少量士兵配备连弩的时候,他就惊叹此物之妙,于战场上杀敌之际,威力极大。

只是连弩数量不足,且时常损坏,这才令曹仁发现破绽。

如今孙翊言说他有更为玄妙的技巧连弩,太史慈如何能不感兴趣。

孙翊以枪指太史慈和周瑜二人,“二位将军可率麾下士兵与我麾下弩骑兵演练一场,便可知我弩骑兵的厉害。”

太史慈率先迎战,“三公子只管放手来试,某自当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