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卿云双手一摊,“我不否认,从整体上讲,国家设立孔子学院的出发点原本是不错的,也是很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
可实际执行的状况是什么?
是国家费了力、花了钱,还不讨好,没得到啥好结果,至少目前我们看不到希望。
文化输出的成效……不佳!
好吧,按照孔子骞的说法,是一点儿屁用都没有。
比如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的孔子学院,我们捐建的图书馆,对全社会所有人都开放,任何阶层、任何想读书的人,都可以来那里读书看报。
但是,图书馆里华国馆的华国书籍,几年来根本没有什么借阅记录。
因为,本质上,我们国家的硬实力此时没有彰显出来。
没有硬实力,谈不上软实力。”
“所以,我的建议是,用华国企业海外公司的就业,吸引当地人崇尚汉语。”
卿云继续说道,“由于价值观的不同,儒家思想很难被国外所接受,这样的文化输出是无效的。
儒家文化圈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伦理,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而儒家文化圈以外的世界,无论是南亚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西方文化圈,都是强调个人主义、自由、平等和权利,个人的自主性和理性被视为核心价值。
这种冲突的价值观体系,如果没有什么内驱力,是很难让他们能够理解我们的思想,更谈不上什么输出了。”
说到这里,他竖起了手指,“要想真正有效的进行文化输出,那就必须体现我们的强大。”
“比如?”曾慧娴笑眯眯的给他做着捧哏。
卿云笑了笑,“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而外国人为了拿更多的薪水,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必然自发的去学习汉语。
如同我们学习英语的逻辑,其实是一样的。
他们懂了我们的语言,在职场里、社会里去慢慢了解汉文化,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
归根结底,就是如盛世大唐一般,万国来朝,用他们的慕强心理、崇拜之情让他们不知不觉间内附!”
“内附?”
石广勇嘶了一声,好像有点明白了。
卿云举例道,“比如炎黄集团开在坦桑尼亚的公司里,本地员工要是会汉语,他就可以晋升到主管以上的级别。
要是不会汉语,那就对不起了,一辈子都没戏!
本事再大,也只能做基层员工,这就是我的规矩,不服气你就走人。
这种情况下……嘿嘿!我可从来都没说过我是个好人!
我毁了他!
当然,科研人员除外。”
郭伟听得心里很不是滋味的。
特么的,还是民营企业好啊,真特么的土皇帝!
言出法随,生杀予夺!
而国企……
反正他是没这个本事,也没这个胆量的。
特别是此刻,双轨制制度下那批老的国有职工更是得罪不起。
职工和员工,是两回事。
但卿云说的,他也理解,特别是科研人员。
没法子,科研怪物嘛,有些脾气犟的,你不能明着给他设置这个门槛,否则别人就不来了。
不过科研人员,也谈不上啥职位的,职级给够,名誉称号管够,钱管够,就行了。
“所以,真正的文化输出,是用就业倒逼。”
卿云越说思路越清晰,“我们派出到孔子学院的老师,不能只是对外汉语专业的语言老师,而是利于他们就业的人文社科理工农医的专业课老师。
如此,孔子学院可以提供更多的实用课程,帮助当地人更好地适应华国企业的工作环境。
还可以通过一些政策引导,鼓励华国企业优先录用会汉语的当地人。
比如,我们可以设定一些优惠政策,比如税收减免、资金支持等,鼓励华国企业在招聘时优先考虑会汉语的当地人。
这样,当地人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就会更加积极地学习汉语。
通过这个体系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天生就能在华国企业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获得更好的收入,那么自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使用汉语。
这才能潜移默化的实现对他们的文化输出。
说白了,就是把常山步兵学院和国防大学的模式,放在当地去。
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够有效地进行文化输出,还能够帮助当地人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竞争力。
最终,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真正提升我们的国际影响力。”
“这确实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建议。”
曾慧娴点了点头,神色严肃地说道,“用就业倒逼文化输出,不仅能让更多的人学习汉语,还能让他们真正了解和接受我们的文化。
这样一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