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同性异性,学伴活动的目的都是帮助外国留学生迅速适应学习和生活,能否达到应有的成效,或者中间会发生什么,则取决于学生自己。
毕竟,都是成年人了,无论是法律还是思想,都应该自己对自己身体负责。
邦迪教授补充道,“学伴制度不仅有助于你们适应新环境,还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我们的学伴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他们都能说点中文,热情友好,乐于助人。
希望你能通过这个制度,结交到好朋友,更好地了解坦桑尼亚。”
孔子骞点了点头,而后在‘您所希望的学伴性别’这栏里,看着上面的选项,毫不犹豫地勾上了‘女’。
他很想不要学伴的,但一听说这费用已经包含在自己学费里了,他便觉得不要白不要。
虽然非洲女性并不在他的审美点上,但相比男性学伴,他觉得女学伴更容易接受一些。
丑是丑点,黑是黑点,但至少可以避免一起去洗手间时的自卑。
至于专业,他就无所谓了,勾了‘都可以’。
他觉得无论学伴是哪个专业的,只要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就好。
邦迪教授看着孔子骞的选择,笑了笑,“你介不介意学伴的长相?”
说罢,他却冲着孔子骞眨了眨眼睛,给了他一个男人都懂的眼神。
无论怎么说,虽然女性可能忿忿不平,但坦率地说现在全世界的荣誉结构仍然是男性制定的。
简言之,男性撩妹被视为一种征服仍然是世界的既存共识,而女性被撩得再多,也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而且也换不来尊重,这就是当下这种既存性别秩序的产物。
而孔子骞是不是这种秩序下的顶端,邦迪教授不得而知。
只是……
今早接到的两个电话,让他不得不想得更多一点。
早上一上班,他在办公室里整理着文件,突然,电话铃声响起。
他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军方代表的声音,对方礼貌而严肃地请求邦迪教授给予今天要来报到的孔子骞以特殊的关照。
当时邦迪教授心中便是一惊,军方的介入让他意识到孔子骞绝非普通自费留学生。
挂断电话后,他还未来得及平复心情,电话再次响起,这次是国父尼雷尔家族的代表打来的,同样请求邦迪教授对孔子骞多加照顾。
放下电话的他,心中大骇。
军方和国父家族的同时介入……
显然,这位来自神秘东方大国的学生,应该是某个大人物的子弟。
他开始重新审视孔子骞的资料,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线索。
然而,资料上显示的只是孔子骞是一名普通的交换生,没有任何特殊背景。
但是在华国留学多年身为一个华国通的他很清楚,在华国,身份,纸面上的资料可以作为一个绝大多数情况的参考。
但一旦例外情况出现,必定便是通天级别的人物。
既然军方和国父家族都打了招呼,他决定对这个华国天龙人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而此时,孔子骞心里却是一片腻味。
他现在清楚坦桑尼亚大致分为三个人种。
一种是纯正非洲基因人,其长相显然不符合国人的审美,一种是阿拉伯血统后裔,一种是欧罗巴血统后裔,后面两个人种通常并不会进入这里的大学读书。
很显然,这种所谓的学伴,肯定是坦桑尼亚当地人。
相比起男学伴,女学伴更容易接受,但是非洲女人身上的香水与体味交织在一起的那股气息简直令人窒息!
孔子骞拒绝坐公交车的主要原因便是如此。
那味道,竟连他18年的老鼻炎都被轻松熏通了。
更何况……
他觉得他是被朱兆江、泽罗·李斯特他们给骗了。
在和便宜学长ken的聊天里他知道,非洲不少地方都是以胖为美的,所以他对所谓学伴的长相并不抱什么希望。
一身正气的孔小胖义正严词地说道:“我对长相无所谓,只是希望中文交流能够流利一些,性格好一点,能成为要好的朋友,这样更方便我们互相学习和了解。”
邦迪教授听了,先是眼里流露出一点困惑,而后也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和尊重他的选择。
好吧,现在的社会很是多元,异性恋并非唯一选择。
只是他没想到从华国来的孔子骞会这么……
说开放吧,也说不上,否则应该选男学伴的,说保守吧,这性向又是这么的前卫。
只能说,也许这个少年在国内有个相知相爱的爱人,要为了国内的‘他’而守身如玉。
悄然往旁边走了半步拉开距离的邦迪教授,告诉孔子骞,学校会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为他安排一个合适的学伴。
他还补充道:“其实,我们的学伴都很优秀,不仅成绩好,而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