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0章 孔子骞:还有谁!(3 / 4)

己真是个天才。

反正他的任务完成了,至于后面的py交易跟他没什么关系。

走出办公楼,站在大街上,望着街道上的行人,孔小胖张开双臂深呼吸一口。

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暖洋洋的,让他更加兴奋。

他真想对着天空大喊一声:“还有谁?”

或者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他觉得自己现在就像一个征服者,刚刚打赢了一场漂亮的仗。

环顾四周,看着热闹的街道,孔小胖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他心想,这就是成功的感觉吧,真是太棒了!

这不比呆学校里卷考研有趣多了?!

他甚至想立刻跑回宿舍,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所有人,让他们都来崇拜自己。

至少成冰和郭可会羡慕死的。

……

8月11日,阳光如往常一般炽烈,毫不留情地洒在达累斯萨拉姆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

不过,工作已经渐入佳境的孔子骞,却不得不放下手里的工作,前往达累斯萨拉姆大学。

今天,该他去做国际交换生的报到。

在坦桑尼亚,其大学学年计算方式和华国不同。

这里不是9月开学,而是1月。

一个完整的学年,是从1月开始到12月结束,全年分为四个学期,每个学期大约持续10到12周。

这种独特的四学期制度在非洲国家中颇为常见,与国际上传统的两学期或三学期制度有所不同。

这种制度的设计旨在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和文化特点,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休息时间。

当然,这种四学期制度的优势,更在于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课程内容,同时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和研究。

然而,这种制度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比如课程安排紧凑,学生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孔子骞在了解了坦桑尼亚的教育制度后,对这种四学期制度感到既新奇又有些压力。

毕竟,四个学期里面,其实是有一个半的学期都是社会实践。

他知道,自己需要尽快适应这种新的学习节奏,才能在接下来的交换生生活中取得好成绩。

虽说现在身在非洲的他也断了走学术路径的念头,但华国人骨子里那种不想输给老外的劲头还是十足的。

至少也不能太丢脸。

要是混了一年,而后带几个不及格的成绩回去,他觉得……

至少在成冰和郭可面前,他可以不活了。

同时,他也意识到,这种制度为自己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他决定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此刻,正是第三学期的末尾,第四学期还未开始。

带着对新学期的期待和对未知的好奇,孔子骞踏上了前往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的路途。

开着一辆路虎卫士,他沿着熟悉的道路缓缓驶向达累斯萨拉姆大学。

没法不熟悉。

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位于市区西郊,距离市中心约13公里。

而炎黄集团和华唯集团的海外仓,也是这个方向,距离市中心15公里,又是一条路的,来来回回孔子骞自己都开了好几次了。

开车上学上班,不是他想洋盘。

原本打算乘坐公交系统了解坦桑尼亚普通人生活的孔子骞,在乘坐过几次公交车后便彻底放弃了。

达累斯萨拉姆市的公交系统实在让人难以忍受,狭小破旧的车辆、刺鼻的气味、漫长的等待时间,还有那让人窒息的拥挤,都让他望而却步。

记得第一次乘坐公交车时,那辆破旧的公交车车身油漆剥落,窗户上的玻璃也缺了几块,车内弥漫着一股混合了汗臭和汽油味的刺鼻气味。

公交车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颠簸前行,每一次颠簸都让车内的乘客们东倒西歪,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序的舞蹈。

而且这破公交也太慢,早上和傍晚的高峰期,会堵死人的,一个路口停上半个小时是常事。

更让他无法忍受的是,公交车的空调早已损坏,车窗只能半开,炎热的天气让车内如同一个蒸笼,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人挤人,人靠人,乘客们的汗水湿透了衣衫,抱怨声此起彼伏。

还有一次换乘公交车的时候着实吓着他了,车顶写着两个繁体字“灵柩”,不免感觉到后背发凉,果断选择等下一班,心想这樱花人卖车也不能欺负人家不识字,太不厚道了。

在经历了几次这样的折磨后,孔子骞果断放弃了乘坐公交车体验当地人生活的念头,转而接受了卿云送来的这辆路虎卫士。

每次驾驶这辆车,他都能感受到一种自由和掌控感,这让他对工作和生活的热情更加高涨。

这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