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啬一点小钱止于至善的意思,在你们看来是住在很好的地方”
林柯闻言再度摇了摇头,觉得有些好笑。
后世无数人对止于至善有过注释、解释、理解,但是这里面最最表面浅显的理解,才是居住在至善之地。
理解深一些的都知道,这是在表达努力修身达到至善,并一直保持在极致的善上。
“啊林大人您这”武褚健闻言惊诧,跪在地上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四书五经之一的大学,林柯才二境修为就敢这样阐述自己的理解
那可是会涉及圣道之争的
一般来说,都是抵达了大儒境界,才会去宣扬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而同时,他们的文心构筑也会包含有部份自己的观念。
比如说有人觉得性本善,有人觉得性本恶,这就是圣道之争。
在相争者看来,你是对的,我就是错的,我是对的,你就必然是错的。
这种争斗无比凶险,败者或许会导致大儒文心破碎,当场身亡。
在武褚健看来,林柯如今只是二境而已。
若是论述涉及圣道之争,可能会被一些心狠手辣的人直接提前下手除去,以防未来圣道之争多一个竞争对手。
比如那些认为止于至善是居住在环境较好之处的人,如果听到这句话的正解是居住在不好的地方,那估计会当场文心破碎而死。
所谓的道心破碎身死道消、佛心破碎立地成魔等等,差不多都是一个意思。
“我怎么了”
林柯摇了摇头,看着有些局促的奚和,内心也有了计较。
这些家境不太好的学子,能够和那些家境优渥之人竞争,并且还当上一官半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仅仅是天赋,或许还有运气。
然而,天底下有多少人,现在正一边在温饱线挣扎,一边努力学习并期望学有所成
旧礼划分了人的三六九等,如今新礼即将问世,是否应该祛除一些固有观念
念及于此,林柯也懒得和武褚健多说“你自可继续作恶,但今日之后,就不是一跪可以了之的了。”
武褚健闻言立马松了口气,身子却是差点瘫软在地,后面那二人则是连忙磕头称谢。
林柯没理他们,转而对奚和道“去取纸笔来。”
他朝四周看了看,此时换算到前世,大概八点钟左右。
外面的京城依旧喧嚣,但是这条小巷子却安静无比。
帝京乃是名副其实的不夜城。
但是,那是建立在有钱的基础上的。
对于这里居住的人来说,有亮光就意味着要点灯,与其浪费钱去点灯,不如早早睡了。
当然了,睡觉只是一种情况。
也有很多人会开着门,借助外面的亮光,有书的看看书,没书的聊聊天唠唠嗑之类的。
而现在,一个人影都没有。
或许便是听到了外面的动静,家家户户闭门不出,防止看到不该看的,听到不该听的。
这是谨慎和避让。
这让林柯不由得有些叹息。
这种谨慎和避让,这种生存之道,也是一种敏感性的害怕。
放在前世,门口有人打架,估计一群人就围过去吃瓜拍照拍视频了。
因为前世是和谐法治社会,十几亿中偶尔出现一两个类似唐山那样的败类,也会被当做震惊全国的大事。
但是这里,估计就是一条街的人被处理了,只要手眼通天、处理干净,都没人可以发现的。
当然了,这也只是这条街的人,放在外面,那些尚书、侍郎的门口,估计人家也会出来管管。
心气啊
居住在什么样的地方,和什么样的人来往,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成长、打拼,都很重要的。
不过
真的那么重要吗
最重要的心气,还是和人所受教育有关,和人自己的选择有关。
人相信什么,很重要。
身处黑暗之中,依旧相信世界有光亮。
身处光亮之中,却只看得到人间黑暗。
环境困不住前者,后者也不因环境而恶。
林柯心有所感,刚好奚和也拿来了纸笔,顺便把桌子抬了过来。
“奚和,我来写,你来念诵。”林柯对奚和示意了一下“让你的街坊邻居们都听一听。”
奚和有些不解,但是还是听从。
而跪趴在地上的武褚健三人见状心里想法不一。
后两人只觉得奇怪,而武褚健则是心里发苦。
他现在只求林柯千万别在上面提到他的名字,否则他将遗臭万年
作为篆笔,整日里都在记录各种各样的信息,所以他最清楚文字的力量。
若是林柯像之前那样,弄个送礼部蒙学司序的话,那他这辈子算是完了,未来就算成了大儒,死后也得不到朝廷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