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从此不敢看观音(3 / 3)

整个故事也到达了英台抗婚、哭灵投坟的最高潮。

祝英台的父亲逼她嫁给家里有权有势的马文才,英台抗婚不嫁。

此时梁山伯从师母处得知英台女儿身的真相,满怀希冀地前来提亲。

却得知祝英台即将嫁给他人,顿时一声惊雷好梦碎。

两人楼台相会,最后一次互诉衷肠。

梁山伯肝肠寸断,只得一句

“花轿抬你马家去,秋风送我赴黄泉。”

二胡和钢琴此时都到了最高昂悲切的曲调,钢琴的每一个重音都敲在在场每人的心上。

梁山伯回家后不久便病故,祝英台得知后立即下定决心,要与他不求同生求同死。

一边是送葬哀乐声声碎,一边是迎亲喇叭朝天吹。

一边是冷风吹落千滴泪,一边是暖酒醉人笑开眉。

英台在人世,山伯已作鬼,生死难隔心相随。

在这种有着回响的礼堂里,听现场演奏的感觉是和听cd完全不同的,感染力要强出不知多少倍。

在极尽凄切哀婉的曲调中,稍微感性些的观众眼睛里早就有了些泪花。

陈锦之却忽然噙着泪眼转身面向观众,配上她的一袭红妆,恍惚间像是穿着嫁衣一心赴死的祝英台真的站在了舞台上。

她随即颠倒众生地一笑,唱出了本场她的最后几句词

“我盼你来把红烛点,盼你来喜酒饮同杯。

盼你来伤痕共抚慰,共向苍天问是非。”

碑飞墓裂响惊雷的一段结束后,原本曲子应该到了再现开头春日那段轻快柔和的阶段。

也就代表着梁祝两人双双化蝶,故事到了该浪漫主义结尾的时候。

苏成意手上却一顿,随后扬起手大开大合,曲调骤变,只觉一阵说不出的悠扬大气。

虽然直接换了一首曲子,但过渡段无比丝滑,显然出自高人之手。

所有观众显然都没意识到还有这一出,顿时克制不住地发出了惊叹声。

“我靠,这是即兴发挥吗”

“肯定不是,钢琴也跟上了。”

“好耳熟啊,是不是纠结伦的”

“是,好像是菊花台”

“菊你大爷你个假粉丝,这是兰亭序”

“这首歌用二胡拉出来好好听啊呜呜呜呜。”

拉到约定好的唱段时,苏成意放下二胡,站起身来,从陈锦之的手上接过话筒。

只剩下了楚倾眠的钢琴伴奏,于是环境骤然显得安静了起来。

有些人看到他拿起话筒,刚想惊叫,就被旁边的人捂住了嘴。

于是整个礼堂又恢复了节目开始前的那种寂静,苏成意摒弃杂念,只听着楚倾眠的钢琴节拍。

“弹指岁月,倾城顷刻间烟灭。

青石板街,回眸一笑你婉约。

恨了没,你摇头轻叹谁让你蹙着眉,

而深闺,徒留胭脂味。”

这首歌他已经听得很熟了,自觉没有进错拍。

但是依旧有些紧张,声音有点微微颤抖。

好在应该没有跑调。

因为观众们已经开始新一轮的尖叫欢呼了。

“人雁南飞,转身一瞥你噙泪。

掬一把月,手揽回忆怎么睡。

又怎么悔,心事密缝绣花鞋针针怨怼。

若花怨蝶,你会怨着谁”

这一段的调子已经是纠结伦管写不管唱的经典论证了,最后一句苏成意几乎感觉是他这辈子能唱出来的最高的调。

没有技巧,全是感情。

不过高音还真是带动气氛的最优之选。

随着他这句唱完,接下来的高潮部分,全场直接自发开始了大合唱

“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

悬笔一绝,那岸边浪尖叠。

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

而我独缺,你一生的了解。

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

手书无愧,无惧人间是非。

雨打蕉叶,又潇潇了几夜,

我等春雷,来提醒你爱谁。”

突如其来的千人大合唱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效果可以说是极其震撼,简直像是千人ktv。

表演结束,掌声如雷鸣,连评委席的中老年人们都大力鼓起了掌。

李老的眼里思绪万千,隐隐闪起泪花。

察觉到苏成意探究的眼神,他点着头,微笑了起来。

好像还算是满意。苏成意缓缓松了一口气。

主持人也难掩激动,一边鼓掌一边示意陈锦之和楚倾眠站到前面来,于是三人一齐鞠躬谢幕。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