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不愿睁眼(3 / 5)

被嫡姐换亲之后 明春鸢 11020 字 12个月前

子和弟妹交谈已毕,崔瑜便起身道“该去祭拜祖宗了。”

崔珏应是。

孟安然先请纪明遥。

纪明遥站起来,想等兄嫂先走,也没想在这时候还与崔珏牵手。

但崔珏主动把手伸了过来。

夫人喜欢牵着手。他想。但在兄嫂面前,自然不好意思,还是他主动为好。

崔瑜一边走,一边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孟安然赶紧暗暗推他。

崔瑜勉强让自己不看,就势也握住了自己的夫人。

阿珏都牵,他为什么不牵

他也牵

崔宅的祠堂设在东路,与正院距离不算远,走路不需小半刻钟。

到祠堂之前,两对夫妻都不约而同互相松开,以表尊重。

崔珏多看了夫人一眼。

夫人看向正前方,神情端肃庄重。

他便也擦干掌心,远远望向父母、祖父祖母和祖先的牌位。

纪明遥不是第一次进宗祠。安国公府的宗祠比崔宅的轩敞壮丽许多,崔宅的更显清幽肃穆。

可她既不认安国公府的祖宗是祖宗,也并不觉得成婚之后,崔家的祖先便也是她的祖先了。

上一世,她叫明遥。

“明”是妈妈和姥姥的姓氏,被她继承下来。“遥”是妈妈起的名字,希望她能云程万里、直飞九天。

直到熬夜猝死前,她都认为她没有辜负这个字。

但她终究还是辜负了。

这一世,她叫纪明遥。

“纪”是她不得不冠在前面的姓氏。“遥”是到太太身边后,她自己选的名字。

她对太太说,她想以“遥”字,永远记住生母。

两世的生母。

就算她还有无限的远志,在这个时代都几乎不可能实现了。更何况,新的人生,她只想好好活着、活下去。

难道老天还会再厚待她一次,给她第三次生命吗

可她辜负了妈妈取的名字,却仍然希望保有它。

她希望,妈妈和姨娘,她们还一直都在远处看着她。

但虽然她并不认同各家宗祠,却尊重本时代人的习俗、信仰,更会尊重身边人的长辈祖先。

纪明遥依礼数祭拜、祝祷,余光看见崔珏眼中似有清泪一闪而过,却并未落下。

她原本已想起身,却又阖上双眼。

算来,崔珏的母亲病重时,她大约才到太太身边。太太从前也没带她们姊妹来过崔家,所以,她与崔珏的母亲和父亲都并未见过面。

既没见过,自然没有话能说。

她也并没有祈求崔珏的父母保佑他如何如何。

她只是想,如果人死后真的有灵魂、有仙界、有地府,那她的妈妈、姨娘和崔珏的母亲是否会相遇

若崔珏母亲有知,是否能转告妈妈和姨娘,告诉她们,她活得很好、很开心

下次祭拜妈妈和姨娘,她也会祈求她们能转告崔珏的母亲

她的孩子已经成人为官,长成了一个很好的人。

他会是一个对国家和百姓有用的人。

礼毕。

纪明遥起身。

看见崔瑜走向崔珏,她便没有过去,只与大嫂一同行在后面。

“可惜你没见过婆婆,”孟安然也颇有感触,不禁说道,“她一定喜欢你。”

“是吗”纪明遥笑问,“嫂子应也是后进来的吧。”

崔瑜和嫂子的婚事虽然定得早,但他十六岁丧父那时崔珏八岁、次年春日失母,守孝二十七个月,先考中举人,次年又中了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才与嫂子成婚。

“是啊,”孟安然回忆道,“可定亲之前,母亲常接我到家里来。你知道,我家世很不如崔家,当时也难免不安,可母亲”

说着,她不禁笑了“母亲待我便如你待我,体贴包容、润物无声,还教了我许多道理。”

“这话我可当不起”纪明遥忙说。

挽住她的手,孟安然笑道“我打个比方罢了。我不信你不知道,我从前去安国府上可都紧张得很,只有见了温夫人和你不一样。”

两人说说笑笑,慢慢走着,都有意与前面兄弟二人拉开距离。

而行在前面的崔瑜已和崔珏说完了家产一事。

他心情颇为复杂地看着兄弟思索,自己也想不明白,是仍他和夫人管着家业对阿珏更好,还是全交由他和弟妹更好。

抛开安国公府不谈,弟妹才十六,新嫁来崔家,可能担得起这样的重任弟妹虽然礼数不缺,似无坏心,却偏看着是娇养大的,连送长嫂和侄女们的针线都是绣娘所做,没有一件亲手做的到时她管出麻烦,若还要阿珏再费心,还不如他和夫人管着。

但夫人说得也对,他们不提,只怕会搅坏阿珏与弟妹的情分。

他若提出还给阿珏,但让阿珏先别告诉弟妹,那更不妥。

哎虽然总怕阿珏被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