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4月11日。
坤甸港。
俄国的太平洋第二舰队还没有动身,此时的坤甸港就迎来了一支船队,而这支船队正是东非的移民船队。
随着船队沿着河道向坤甸港开进,船上的移民也开始第一次熟悉这片陌生的土地。
“坤甸看起来还不错,河道宽阔,水流湍急,就是环境有些不太适应,河道两边森林密集,而且枝繁叶茂,和本土有很大差别。”
东非虽然也有热带雨林气候,但是主要人口还是分布在稀树草原或者亚雨林区域,所以东非移民到了坤甸以后,也是第一次见到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类型和植被。
“赤道穿过坤甸市,而且坤甸处在加里曼丹岛沿海平原上,所以这里的热带雨林气候十分典型,这也注定了坤甸市开发比较困难,好在这里外来文明历史比非洲稍微悠久,所以不至于从零开始。”
实际上如何定义文明是比较困难的,就像非洲土著,你说没有文明吧,他们也有自己的语言,同时发展除了部落和奴隶制王国,但是文明程度太低,导致整个非洲南部几乎和没开发没有两样。
所以东非能将国内开发建设起来,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从零开始,并且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毫无疑问,东非能取得惊人的成绩,根本原因在于东非殖民者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文明,现在更是向着工业文明缓慢过渡。
而兰芳海外省,虽然也比较落后,但是经过之十几代华人移民的开发,文明程度也达到了农耕文明的程度。
不过兰芳海外省在东非治理下,经历过人口,经济大幅度下降的阶段,城市和村庄也大幅度衰退,直到现在兰芳海外省的人口也没有恢复到东非统治之前的阶段。
毕竟土地国有化对于当时的兰芳海外省人民而言太过超前了,东非在兰芳海外省受到了较为激烈的抵抗,最后通过物理镇压,也导致兰芳海外省人口大量外流,跑到周边荷兰和英国殖民地,亦或者岛上土著势力区域内。
而坤甸市在兰芳海外省内则是例外,虽然早期也经历过人口流失,但到了九十年代,坤甸市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且为东非并入棉兰老岛殖民地提供了基础。
因为这里是兰芳海外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中心,特殊的地位导致坤甸市是东非统治兰芳海外省早期唯一不断发展的区域。
毫不客气的说,目前坤甸市在加里曼丹岛的诸多城镇中排在首位,超过岛上英国人或者荷兰人苦心经营的一些殖民地城镇。
进入20世纪,坤甸市因为经济发展原因,已经开始吸纳南洋地区或者远东帝国南方沿海的底层华人向这里移民,东非政府将这一现象称为“人口回流”。
但是同理,华人增加也引起了东非政府的警惕,虽然说东非本国民众的原始股很大一部分都是华人移民,但是东非政府通过义务教育,强制通婚,文化改造等手段已经将华人移民融入东非主体民族,可兰芳海外省的大部分华人就完全不一样了。
而且兰芳海外省远离东非本土,也没有充足的白人移民进行对冲,稀释,调和,这样兰芳海外省就有很大的独立倾向隐患存在,现在在东非政府的强势统治下,以及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矛盾无法显现,可未来就说不准了。
所以,为了应对兰芳海外省等海外领地“不合理”的人口结构,东非政府从1900年开始,就提出了“加快建设海外领土”的政治口号。
包括向兰芳海外省,南琉球群岛,北夏威夷王国,阿拉斯加皇室领地,棉兰老岛殖民地输入大量本土人口的移民政策。
彼时,东非人口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缺乏,突破了八千万,放在全世界也是有数的人口大国,这也为东非向海外领土输送人口提供了基础条件。
放在以前,东非本土因为人口缺乏,就像一个貔貅,光吃不拉,现在东非又要因为人口的快速增长而苦恼,而这个苦恼就是因为工业化而产生的,如果工业化跟不上人口增长速度,那东非将来恐怕会成为沙俄一样的小丑。
而向海外输送移民,除了减轻本土人口增长压力以外,还可以稳固东非在海外领地的统治。
好在东非的领土都属于地广人稀的存在,其中阿拉斯加皇室领地,兰芳海外省,棉兰老岛殖民地以及马达加斯加岛都可以吸纳大量人口。
根据东非政府最终计划,为了对这些殖民地进行有效开发,从1904年开始,东非将向这些地区输送至少上百万人口。
本次坤甸市移民就是该政策的第一个示范地点,作为东非在海外最发达的地区,坤甸有些显著优势。
首先就是海路交通便利,其次有着东非海外领土最发达的经济基础,未来,东非将以坤甸市等兰芳海外省沿海城市为据点,陆续向内陆输送移民,建立一批农场,种植园,同时在坤甸市发展一定的工业,使其成为东非海外领土的治理典范。
随着船舶在坤甸港靠岸,东非的第一批大规模非军事移民正式抵达坤甸,这批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