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年(1 / 2)

第598章新年

转眼又到了东非的新年。

“咻”

在第一镇市中心广场,摆放规整的烟花被依次点燃,随后在漆黑的天空中瞬间绽放,很多市民全家聚在一起欣赏着绚丽的烟火。

没有工业污染的第一镇市,天空十分纯净,星辰灿烂,烟花在深空中和星河融为一体,看起来赏心悦目。

唯一让人遗憾的就是没有鞭炮的齐鸣声,所以气氛效果还是差一点,不过对于生活比较单调的东非民众来说,能在新年欣赏到烟花,也足以让人满足了。

“这还是在东非过年第一次见到烟花表演,看来现在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了,以前东非是什么都缺,现在各种花样都多了”

欧洲的烟花技术来自于蒙古帝国西征时从远东引入,并在欧洲迅速流行,在16世纪意大利地区就已经开始生产,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所以并不算稀奇。

而东非的烟花生产历史,时间很短,在1878年才开始引入,经过两年的发展,才初具规模,这也是很多老移民看完烟花表演后感慨的原因。

东非只有一家烟花厂,建在姆贝亚市,因为烟花这种东西对于东非来说使用场景并不广泛,除了政府采购外几乎没有私人会购买,而且烟花一般也就逢年过节,遇到庆典之类的时候有用。

所以只有姆贝亚市一家厂,但是却供应了东非全国的烟花需求,而想要让烟花产业发展,除非居民收入提升,亦或者东非放开经济管制。

在今天夜晚,东非有数十个城市举行了烟火表演,包括第一镇市,索加市,达累斯萨拉姆市,巴加莫约市,蒙巴萨市,姆贝亚市,内罗毕市,哈拉雷市凡是东非比较有实力的城市都有烟火秀。

而东非比较有实力的城市,首先就是首都,各个省会,还有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

这些城市都提前准备了烟花,姆贝亚市位于东非比较偏中心的位置,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所以供货也方便。

至于实力不够的城市和乡村,也有民众和政府组织的相关庆祝活动,当然,更多的是一家人团聚吃年夜饭,东非的混血家庭偏多,所以新年过的有模有样。

相较于五天前的圣诞节,新年这一天显得更加喜庆和热闹,也更容易释放一整年的压力。

这一点很好理解,圣诞节是宗教节日,而19世纪的宗教信徒还是比较虔诚的,所以圣诞节氛围比较庄严肃穆。

值得一提的是,东非新年长假和圣诞节是连着的,因为东非没有明显的四季,所以东非官方就把公历一月一日作为新年。

在西方圣诞节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的节日,而远东帝国就是春节,东非没有春季,所以华人春节就变成了新年,不过后世远东帝国也有把东非新年称为“东非春节”的翻译习惯,虽然时间不同,但是内涵没有变。

新年假期最快乐的应该就是东非的学生,因为这个时候东非大部分地区是夏季,所以远东帝国的寒假到了东非反而变成了暑假,加上东非还有一小半国土在赤道以北,又成了寒假。

地域差异使得东非新年很是特别,不过总体上东非政府还是依照移民的传统来制定和确立新年时间。

就比如阿比西尼亚帝国的新年和东非大不一样,其新年是在雨季和旱季过渡时间段,也就是九月份。

东非就不能和阿比西尼亚帝国学习,因为东非的地理环境太过特别,全国各地雨季时间不同,甚至因为国土分布造成季节不同。

就比如坦噶尼喀有两个雨季,东非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气温不一致,有的海拔高的地方甚至在冬季温度能达到零度,要穿棉衣过冬。

当然,东非大部分地区所谓冬季一般在六七月份,而且和旱季重叠,最低气温在夜晚,所以会感觉比较干冷,但是不至于被冻死。

王室也入乡随俗,恩斯特一家,岳父岳母和卡尔亲王在王宫过年,年夜饭很是丰盛,光是菜品就多达百十种。

尤其以中餐为主,花样繁多,口味多样,至于德意志餐食,更多则是靠着香肠支撑,各种德意志特色风味香肠撑起了德意志餐食的牌面。

不过欧洲贵族很推崇法餐,所以王室的餐桌上也少不了华丽法餐。

恩斯特用华丽来形容,而不是口味,因为法餐很多食物都是甜口,并不符合恩斯特的饮食习惯,倒是康斯坦丁等人很喜欢吃。

斯维特王宫以及第一镇市灯火通明,对东非的电力供应系统造成了比较大的压力。

当然,平时斯维特王宫夜晚电力也是不间断的,但是在今天基本上所有房间和大厅的灯光能亮的都被点亮了。

平民自然不能和王室一样奢侈,但是也准备了不少年货,来犒劳辛苦的一年。

随着铁路和公路建设,很多区域的商品和特产,甚至是国外进口产品更容易出现在东非的商店中,所以东非国民手中的货币,因为选择性多样化,价值也越来越高。

就比如肉类,在1880年得到大量供应,这得益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