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老了,蛋糕与接班人(2 / 5)

结束之后,将用火车运回江西抚州临川老家安葬,也算是落叶归根。

一行人从车上下来。

除了赵祯、赵骏等皇帝宰相以外,还有政制院宰相、参事以及各部尚书等文武大臣。

虽然晏殊的职位最高只是政制院同知,并非政制院知院,然而他从最早的户部尚书兼候补同知,又升任同知,再到如今参事。

可以说在政制院待了二三十多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受到他恩惠的人也数不尽数,来送他的人自然多如牛毛。

其中晏殊的家人也都下了车,他的几个儿子穿着孝袍,为首的是晏殊的次子晏承裕,因长子晏居厚早逝,因而现在晏家由他为长,抱着晏殊的遗像。

照相技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虽然还没有达到彩色照片的地步,却已经非常出众,不像最早时期那么模糊,上面晏殊的笑脸音容宛在。

“陛下。”

赵祯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家属面前。

晏家人丁兴旺,有十个儿子,而其中老七晏几道今年也三十岁,站在人群当中暗自神伤。

“晏相走了,尔等也要多努力,不可懈怠。”

赵祯勉励几句。

“谢陛下。”

“嗯。”

“早些让晏相落叶归根吧。”

赵骏用丝巾把泪水擦干,红着眼睛说道。

古代的防腐技术不差,何况化学院也多番研究,什么福尔马林之类的早就弄出来。

只是大部分防腐技术都要掏空内脏,令人不忍,因此现在只是拿冰块冰镇。

虽是秋季,温度并不高,但也要早点送回江西,免得尸身腐败。

“是。”

众人应下,随后有力士抬官,家属跟着进了车站。

大家在站门口看着他们进去,赵祯感叹道:“不知道朕何时会走。”

“官家还年轻,早着呢,要活到一百岁。”

赵骏强笑了一句。

他只比赵祯小4岁,今年都55岁了,终究也要感叹岁月不饶人。

也难怪古代有很多皇帝晚年会痴迷于炼丹长生。

站在这权力顶端,谁又希望死去呢?

“轰隆。”

似乎是在送晏殊。

天空乌云飘荡,明明是清晨,却又仿佛傍晚。

“走吧。”

赵祯叹了口气。

各文武百官回到车上,向来时的路而去。

由于是来参加晏殊送行仪式,大家都穿着黑色丧服,因此要先回家换衣服才能回朝,便各自离开。

赵骏回到家中,曹苗芯为他换衣裳,他一边系扣子一边叹道:“晏相一走,心里就空落落的,我无亲无故,他就像是我家中长辈。”

曹苗芯说道:“夫君怎么能说无亲无故呢,我与儿女们不是亲人吗?何况现在你也有了孙儿和外孙。”

“此亲非彼亲嘛。”

赵骏把身上的青色中山装整理好,坐在了木制沙发椅上,稍微休息一会儿准备去政制院。

曹苗芯把他的丧服拿出去,正在这个时候赵昙走了进来。

母子俩打了声招呼,曹苗芯拿着丧服离开,赵昙走到了赵骏身边坐下。

他今年也二十七岁了,前年娶了一个大学女同学为妻,去年生了个儿子,赵骏也荣升为爷爷。

“父亲,你哭了?”

赵昙敏锐地察觉到赵骏的眼眶有点红。

赵骏没有正面回答,只是问道:“这次你回来,工作怎么安排?”

赵昙17岁就以京畿路高考状元的成绩考上汴梁大学,并且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在攻读博士期间还抽空参加了科举,以一甲第四的成绩成为庆历二十六年进士。

目前大宋的教育体系已经逐步从儒家的四书五经当中转移到了数理化科学一道。

不过儒学毕竟根深蒂固,想要短时间内完全摒弃也不现实,因此三十多年下来,赵骏一直都是以科举和高考并行的方式进行。

而且科举当中也渐渐把儒学的权重降低,提高数理化的知识,眼下儒学差不多只占科举当中的30%,数学占20%,另外50%由物理、化学和生物组成。

跟后世的高考相比的话,就相当于750分的满分,语文占225分,数学150分,理综占375分。

基本上语文多出来的这75分就是后世英语的部分。

所以像那些重点大学出来的优秀学生考科举就非常简单,甚至已经可以把科举看作是大宋版本的国考,数理化水平较高的学生考中进士轻而易举。

本来以赵昙的成绩想拿状元都轻松,因为在高中时期,他的成绩就已经压过了陆游的爷爷陆佃,成为汴梁高中第一。

之后科举当中成绩也非常优秀,理科成绩比那年科举状元黄庭坚高了三分,按理来说应该是状元。

但赵骏却有意打压,只排到了第四,否则按赵祯的意思,必定钦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