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他们的篮子里还有卖不出去的花生米和棉布鞋垫。
他的鞋垫耗损得很快,每个月都要买新的,这会见到,就问男孩有没有适合他的鞋垫。
两个小孩晚上正因为卖不完东西而难过,这会听到许黟想买,他们自然喜不自胜。
守在哥哥旁边的小女孩立马就甜甜地说道“有的有的,我娘做了好些尺寸,什么尺寸都有的。”
她和哥哥在篮子里找了一会,果真找出两双合许黟尺码的鞋垫。鞋垫针脚密集,做工不错,虽用的是最普通的棉布加涂叠在一起的粗纸做成,但瞧着耐磨耐穿。
许黟问他们什么价格。
男孩子说道“两双鞋垫只要十文钱。”
物价便是这样,有的贵到买不起,有的几文钱就能买得到。这样一双鞋垫要做好,花费的时间精力都不少,卖出的价格就只有五文。
再去看小女孩的篮子,里面还有半篮子花生米。
见着许黟看过来,小女孩主动地舀了一勺让他尝尝。
小女孩“家里用盐巴炒出来的,香得很,小郎君这么好,送给你吃。”
许黟失笑,不客气地接过花生米,用盐水炒的花生米,没有那么高的热气,吃着虽没有油炸的花生酥脆,却是咸酥可口,很适合当成下酒菜。
北宋的酒度数不高,他因为守孝期,还没有喝过这个时候的酒。但花生米可不止能当下酒菜,还可以用来配粥吃。
许黟吃完意犹未尽,问道“这花生米怎么卖”
小女孩欣喜,连忙说道“一合只要两文钱。”
一合就是十勺,用特定的木勺子,每勺约有十五克,三两用盐炒熟的花生米卖两文钱,这个价实在不贵。
这篮子里还剩有三合多花生米,许黟没犹豫,都承包了。
今晚,许黟是他们家碰上最豪气的客户了,不仅把卖不出去的针砭买了,还要买他们的鞋垫和花生米。
阿伯闻言,忍不住地红起眼眶,上前两步地谢恩。
许黟见他上前行礼,温和笑着说道“是阿伯你等和我有缘,这针砭在盐亭县很是少见,今日我来夜市却是碰上了。鞋垫和花生米也不是随便搭手就买,你看我的鞋子,底部都要磨坏了,正是要买新垫子的时候。花生米好吃,我嘴馋,正好爱吃。”
他说这么多,阿伯却更加感激。
谢了又谢,才在告别许黟之后,将摊子收起来。
今夜太晚城门都关了,他们只能在县城里留宿一晚,好在与他们一道来县城做买卖的同乡,他舅姥爷在县城南街有套没人住的房子。
房子很破旧,素日里也没人住,知道他们要来县城摆摊晚上回不去,就以每晚两文钱的价格租给他们爷孙三人一间屋子。
翌日。
爷孙三人像往常一样早早就起来,准备着要去集市卖的东西后,孙子平哥儿突发腹痛,疼得满地打滚。
“哎呀我的平哥儿这是怎么了。快告诉爷爷,你是哪里痛了”阿伯吓得脸色腊白,再去看平哥儿那冷汗淋淋的模样,顿时心神不宁。
他们村贫苦,养大一个孩子不容易,在平哥儿出生之前,他儿媳生下来的两个孩子都早幺了。到平哥儿这一胎,他们盼着孩子能好好长大,就给取名“平”字,寓意平平安安,能顺利的长大成人。
“哥哥哥哥”小女孩吓得哇哇大哭,抱着她哥喊,“别吓我,小妹害怕。”
“妹儿,哥哥好疼”平哥儿捂着肚子,颤抖着发白的嘴角,忍着痛小声说。
阿伯见他这样,知道今日是没法赶集了,得先带着孙子去看病,他带上昨天好不容易挣到的两贯钱,一出门,就看到同乡听到声音也出来瞧情况了。
同乡皱着眉道“这是怎么了”
阿伯言语慌乱道“也不知吃了什么,肚子突然就疼得受不了了,贤侄可知道这附近可有医馆”
“腹痛”同乡眉头深深皱了起来,腹痛好容易死人,可不能在他舅姥爷家中有事。
虽然房子破旧一些,还是在穷人多的南街地段,但卖出去少说也要几十贯钱呢。
同乡见阿伯这么紧张,知道这事不能拖,又听他要寻医馆,不由心念一动,说道“隔壁巷子就有一个许大夫,还是医术高明的游方郎中,前阵子还把我们这一砸断腿差点死掉的人救回来。”
他虽没瞧到,但听说不少关于许大夫的传言,而且还听说许大夫给人看病诊金不贵,不少人都出得起。
阿伯知道有这么个大夫后,焦急地回到屋里,抱着平哥儿出来,小女孩紧跟其后,跟着同乡就去找那个姓许的大夫。
许家。
今天的许黟没有出门,明日是交付消食丸的日子,他在灶房里蒸药材。
浓浓的药香飘散开,从许家的屋子一路飘到周围几家屋舍。
邻居们已经习惯了许家时不时飘出来的药味,而阿伯他们是第一次来南街,在跑着进入到石井巷,闻着这浓郁的药味,伴随着孙子时不时忍耐的痛哼声,心里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