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 36 章 临时大夫(2 / 4)

排。

衙差表示上头没发银子,受灾的又不止南街,城郊外,也有好几处都有灾情。

一阵无言。

突然,衙差说道 “你不就是大夫”

上面的说会派人过来,不过是好听的哄人话,等公文批下来,又去请官医过来,不知何时能到。

又想到这次受伤的百姓里,有个情况危机,随时一命呼吁的,不如

衙差将目光落到许黟的身上,这年轻大夫关心来问,想必也是好心肠,愿意济世救人的。

衙差便询问道“上方派的大夫也不知是不是路上给耽搁了,迟迟不见人,你又是个大夫,要不你来给他们看伤”

许黟微眯眼睛“路上耽搁了”

衙差被他看得有点心虚,岔开眼道“如若不是,那又会是何原因”

顿了顿,他又对许黟说,可以派一名皂隶去给他帮忙。

许黟“”

他来问,就是想知道有没有义诊的大夫过来,如今没有大夫,那这些受伤的百姓,恐怕会很难。想着受灾的那几户百姓的家境,许黟没有推辞,只道需要去家一趟拿药箱。

衙差抓他来当壮丁,本就理亏,这会见他这般痛快答应,便更客气起来,又吩咐另一个皂隶也去打下手。

许黟牵着小孩,寻到何娘子,看到陈娘子和其他几个娘子都在。底层百姓没那么讲究女人不可抛头露面,她们在帮那些受灾的人家整理浸湿的物件。

见到许黟过来了,还要去当临时的大夫,就说会照顾好杨荣。

“我喊个人去杨家,寻杨娘子过来,荣哥儿这会不适合留在你家里,还是跟着我们好些。”何娘子出主意。

“好。”许黟点点头,也同意这个主意,让一个小孩留在家里,不是明智之举。

“荣哥儿,待我忙完了,来寻我可好”

他轻声地问杨荣。

杨荣知道他要去忙,很乖地点点头,清脆的小孩声说道“许大夫,我留在这儿,你快忙去。”

交代好,许黟快步回家。

他进到屋里,拿了一些止血跌打的药材,又把惠夷槽带上,取了钱揣进袖袋,背着药箱出来。

一名皂隶在院子外候着,看着他出来,就要带着他去救治伤员的安置处。

在南街一户院子里,他家受灾轻,又爱做善事,知晓有人受伤了,就主动地清出一片空地,用来安置这些受伤的人。

许黟到的时候,就看到院子里乱糟糟的,痛吟的伤患、哀嚎的伤患家属、还有两名跑前跑后忙的脚不沾地的主家下人,都挤在了一处。

他面色沉凝,眉头紧锁,把惠夷槽交给旁边的皂隶,沉声问“伤得最重的在哪里”

皂隶突然接住十几斤重的惠夷槽,差点就给摔了,他心跳了跳,略有惊讶说“在、在那边。”

许黟道“带路。”

皂隶急忙点头,对着这个年纪轻轻的大夫,不敢怠慢。

受伤最严重的便是早晨听到的那户人家的顶梁柱。瞧着三十多岁,家里有个老母亲,还有妻儿,两个待嫁的姐儿,身上衣服都打满补丁,凄苦而无助。

见到许黟过来了,守着儿子的老母亲泣声喊“许小郎,救救我儿,我儿不能死呀。”

“老太太快快起来,我会把大叔救回来的。”许黟说完就沉着脸,蹲下来去探他的额头。

体温烧得很高,体感有三十九度,再去看他两条压断的腿,断裂处血肉模糊,好在急救得当,用衣服止住了血。许黟掀开检查,发现没有伤到大动脉,就是骨头折得严重,断处的骨头移位将腿部压得变形,看着骇人。

许黟立马吩咐跟着过来的皂隶,对他道“你去医馆里,买些柴胡、连翘、丹皮和黄芩回来,我给你开个药方,买回来后立马煎上。”

说罢,他在药箱里取出纸笔,以极快的速度书写好一张方子。

递过去给皂隶时,想到时间紧急,这些受伤的伤患家属也不一定能拿得出钱买药,便从袖袋里取出一两银子,拿给皂隶说,“还望再买些素布回来,做包扎用。”

“许大夫放心,小的会尽力办到。”皂隶领了命,快步离开了。

许黟为了不让家属担忧,解释道需要清洗伤口,又取出止血药物,用惠夷槽碾成粉末。期间,他还让另外一名皂隶,陪同下人去烧水。

烧水时,许黟让其加入金银花,独活和防风,再让他们把烧好的药水分下去。

“用干净的布擦拭伤口处的血污,若是不会的,就先来问我。”许黟怕院子里的人听不清,特意用更高的声音喊道。

“许大夫,这用来做什么”

不知何时,这院子的主家站在许黟的身旁,不解地问。

许黟没抬头,继续研磨手中的药粉,一边说道“这几味药都有解毒消肿的效果,用来擦洗患处,是为了洗净血垢,避免伤口化疡溃烂。”

“原来如此。”主家轻叹,主动询问可有他能帮忙的。

听到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