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莫斯科热搜人物(2 / 3)

大不列颠之影 趋时 5486 字 1个月前

拉夫原始美在俄国的首都逐渐退化了。

很多初来彼得堡的人都会产生与亚瑟同样的疑惑,这群脑袋尖尖的外国人自相矛盾的在心中嘀咕——彼得堡可能是俄国的首都,但俄国的首都是彼得堡有点不太可能。

甚至就连沙皇尼古拉一世自己都承认:“彼得堡是俄罗斯的,但它并不是俄罗斯。”

彼得堡的夫人们当然漂亮,可她们漂亮的不够俄国。

唯有在今天这场莫斯科的舞会上,亚瑟才终于见到了那群他印象中应该出现的斯拉夫美女长相。

脸庞线条柔和,额头宽阔平滑,鼻梁挺直而微微翘起,嘴唇丰满且曲线优美,下巴短,但圆润而不尖锐。

皮肤白的像雪,在阳光的照耀下泛出健康的红晕。

金色、亚麻色、棕色以及黑色的直发或轻微波浪,搭配上圆润而大的蓝色、绿色、灰色或是深褐色的眼睛,给人一种温柔又神秘的感觉。

对嘛!

明明这才是俄国嘛!

之前给我干哪儿去了

由于戈利岑公爵的特别恩惠,亚瑟理所应当的得到了舞池第一排的座位。

在盛典日,这些座椅通常是为最伟大的贵族和高级宫廷官员保留的,除非穿着他们的军装或官服,否则不得进入。

在俄国,要想区分出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看他穿的是什么衣裳了。

根据今年二月刚刚颁布的法令,十品以上官员的官服分别有不同的刺绣一一对应。

一品,衣领、袖口,口袋襟翼和下方,侧面和制服底面,后背领子刺绣。四品,只在衣领、袖口、口袋襟翼有刺绣。五品,刺绣只在领口和袖口。六品,只有五品一半长度的刺绣。七品,领口有绣边,袖口有一半的刺绣。八品,袖口没有饰边。九品,在衣领和袖口有饰边。十品,只在衣领有饰边。

如果你记不住这么多,那也没关系,因为亚瑟实际上也记不住。

他只是简单地把这些条令理解成了黑道规矩——身上的刺绣越多,就说明你在帮会里越牛逼。

只有脖子纹身的(衣领有刺绣)属于官员系统里的马仔小弟(十品),胳膊上多了两条龙的(袖口有饰边)就有拿刀的资格了(九品),至于那些有大花臂的(袖口满刺绣)一般人招惹不起(五品),浑身上下全是刺青的(衣服满刺绣)随时随地能叫来几马车人安排你(一品)。

除此之外,就是几个小的记忆点了。

比如说,墨绿制服象征着双花红棍(军事部门),深蓝制服说明他是个白纸扇(教育和学术机构),红色制服则代表了这是一位尊贵的五老星(参事院)。

亚瑟的屁股还没捂热椅子,几位正在说笑的客人便注意到了这个不曾见过的陌生人。

他们以一种热情好客的礼貌,走上来用法语与亚瑟攀谈,这是俄国上层社会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也适用于所有阶层。

这里的每个人都很有礼貌,大人物礼貌是出于展示自身良好教养的虚荣心,小人物礼貌则是出于恐惧的情绪。

在几句寒暄后,亚瑟才得知了今天晚上舞会开始前,还要先看一场戏。

只不过那场戏他在巴黎早就看过了,正是梅耶贝尔的歌剧《恶魔罗勃》。

这部剧在巴黎首演的时候便引起了巨大轰动,海涅还特意写文章吹过,并顺利地从梅耶贝尔先生那里收到了一笔‘应得’的‘感谢金’。

不过,虽然《恶魔罗勃》在巴黎已经不知道演过多少次了,但是被改编成俄语还是头一遭,因此今天来到这里看戏的客人们兴致还是挺高的。

在这一点上,俄国的上层社会与德意志非常像,但凡是在巴黎受到热捧的东西,都被他们视若珍宝。

而在宫廷礼仪和社交方式这一块儿,俄国人都仿效于英国,对英国的所谓现代化心驰神往。

在高层生活的俄国人,尤其是夫人小姐们,会花费时间和力气尽可能的寻找外国时尚的模特。

她们有时在选择中受到欺骗,而错误的选择却产生了一种独特的优雅——一种没有品味的优雅。

一个被独立留下的俄罗斯人,会将一生沉浸在未能满足的虚荣幻想中:明明他无时无刻的想要将自己表现的像个上流人物,但是他心底却自卑地把自己视为野蛮人。

没有什么能比这种不断关注其他国家的社会优越性的行为,更伤害一个民族的自然性格了。

而这进一步伤害了他们的智力,以至于经常在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外国骗局中蒙受损失。

俄国野蛮吗或许有一点,但是并不严重。

至少亚瑟觉得他碰见的俄国人对他都挺友善的,起码要比他在伦敦的不列颠同胞们待他好。

他在彼得堡的时候,由于不熟悉俄国风俗,曾经干了几件荒唐事儿,但是不论是先生还是小姐,待他都很宽容,或许不应该说是宽容,那都可以称得上是纵容了。

如果硬要说俄国有什么地方不好的,那就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