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高加索的外交情报(2 / 3)

大不列颠之影 趋时 5687 字 2个月前

果戈里那里得来的信息率先发问道:“大人,照理说,让您这样的人来做奉旨钦差,这可实在是大材小用了。调查普加乔夫叛乱史,这种事交给内务部的小办事员都能搞的定,何必劳驾您出动呢?”

巴尔科夫瞥了亚瑟一眼,他脱下手套道:“我是个军人,军人就是要服从命令,让我调查普加乔夫叛乱史是内务部通过扎波罗热督学柯尔萨科夫公爵直接下的命令,调令就在我的行李箱里,需要我拿给您看看吗?”

巴尔科夫的语气非常生冷,因为以他的身份,对待亚瑟是完全犯不上‘您’这个俄语单词的。

虽然亚瑟的俄语只学了个二把刀,但他还是知道,‘您’在俄语当中除了表示尊敬还代表了一种疏远和冷漠的关系。

对于这样的人,亚瑟一般是懒得用热脸贴冷屁股的。

但是自打他知道了巴尔科夫的部队番号后,英国特务四处打探消息的脾气便折磨得他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第2乌克兰哥萨克骑兵团,高加索战争的参与者。

一般来说,英国人对高加索是没什么兴趣的,那里除了崇山峻岭和大片的森林以外,并没有太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但问题就在于,波斯人并不是这么想的。

高加索地区的几个小国原本长期臣服于波斯的卡扎尔王朝,但从进入19世纪开始,俄国的势力范围开始进入高加索地区,1801年俄国兼并格鲁吉亚,1804年俄军进占冈扎。

而为了捍卫自身对高加索地区的宗主权,波斯人理所应当的对俄国宣战。

战争初期,由于俄军补给困难,进展缓慢,波斯人打的还算顺利。但不久后,俄国的援军抵达,情势立马急转直下,没过多久俄国人便占领了南高加索大片地区。而到了1812年,俄军终于在阿拉斯河畔的阿斯兰杜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大败波斯军队主力。

波斯无力还手,于是只能割让杰尔宾特、巴库、冈扎、库宾、希尔凡、沙基、卡拉巴格和塔利什北部,放弃了对格鲁吉亚和达吉斯坦的一切要求,并保证不在里海地区驻军。

按理说,俄国人和波斯人打仗也不关英国人的事。

但问题在于,波斯处于一个相当要命的位置。

如果俄国人控制了波斯,那么就可以进入阿富汗高原,从而对英国最大、最重要的海外殖民地印度产生威胁。

所以,为了守护这颗大英帝国皇冠上最闪耀的明珠,不列颠外交部也早早的选择在波斯布局。

俄波战争中波斯的失败,对于力图收服伊朗并从军事上控制里海区域的不列颠是个沉重打击。

而为了防止波斯完全屈服于俄国,进而损害英国的战略利益,不列颠‘不计前嫌’的‘原谅’了先前波斯人和拿破仑结盟并驱逐了英国代办的旧事。

1809年,不列颠与波斯重新签订盟约,条约中要求波斯必须和法国以及其他与英国为敌的国家断绝一切关系,并答应波斯在与俄国作战期间,英国将会给予伊朗现金、武器支持等等。

而在拿破仑第一次下台后,1814年重新签署的条约也得到了更新,其中规定:波斯不得允许任何欧洲列强的军队假道伊朗进攻印度,并须使波斯的仆从国花剌子模等国亦不得允许任何欧洲列强的军队借道本国路径进攻印度等等。

同时,条约也重申了:当波斯和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作战的时候,英国都会给予资金等支持或从印度直接派兵支持波斯。

在得到了英国支持的情况下,波斯国内向俄国复仇的呼声甚嚣尘上。

终于,1826年7月,波斯沙阿‘法特赫-阿里沙·卡扎尔’诏令全国,对高加索地区发动吉哈德(圣战),正式对俄宣战。

战争初期,经过英国教官训练的波斯新军发动突然袭击,俄国军队猝不及防,向后退却,波斯顺利收复大片失地。

但在回过神以后,重新组织起来的俄军很快就在战场上显示了自己的实力,经过拿破仑战争历练、从克里米亚等地赶来增援的哥萨克炮队在冈扎附近的沙姆卡尔高地狠狠地给波斯人上了一课,让他们明白了‘为什么炮兵是战争之神’,辛辛苦苦训练数年的伊朗新军几乎全军覆没。

在战局已定的情形下,伊朗被迫于1828年2月与俄国签订了停战协议,在新协议中,波斯人不仅没有收回领土,而且还搭上了领事裁判权和军事赔款等等。

你说波斯和英国签的那份协议?

没错,英国的确与波斯签了协议。

协议中也确实规定了:当波斯和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作战的时候,英国都会给予资金等支持或从印度直接派兵支持波斯。

资金,外交部确实提供了,但具体数额不确定。

至于从印度直接派兵支持波斯,你难道没看到前面的‘或’吗?

英国政府确实非常珍惜与波斯的长久关系,但是出于与俄国的传统友谊和经济联系以及英俄两国存在共同的敌人法国,英国在面对与伊朗联手抵制俄国时必须慎重考虑、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