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31(2 / 2)

臣“”

行吧,连只需要挑刺的御史都得算数好,才能盯紧他们的日常花销。确实,当官不能不会算数。

其实群臣的算学都不差。

无论是隋朝还是汉时,得到举荐的士人都要再进行一次统一考试,才能根据考试成绩授官,这就是科举制度的源头。

算学一直都是士人必考的科目。隋朝和唐初在琢磨科举的时候,也分了算学这一科。

只是群臣人为算学是基础技能,不需要考核士人们都会。

不会有士人不会算学吧这不是启蒙就该学的吗群臣不是说当官技能中算学不重要,而是认为这个太基础,不需要特意拿出来考核。

群臣知道算学的重要性,只是不理解李玄霸将算学考核地位拔高的缘由。他们认为这样根本起不到考核贤才的作用,不如多考点其他的。

李玄霸承认,他其实是在拿着“算学的重要性”诡辩,和群臣们辩论时完全牛头不对马嘴,所以朝中公卿才对自己忍无可忍,撸起了袖子。

以大唐的现状,确实算学是士人的基础技能。他所考核的都是最基本的算学知识,着重于应用,不是“数学难题”,对大部分士人而言,都如吃饭喝水一样简单,不需要额外考核。

如今有底气参加科举的人哪怕是寒门士子,都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才子,过目不忘和心算几乎都是必备技能。他加大算学考核的比重,等于是单纯送分了。

“现在是这样,但等科举范围进一步扩大之后,就不一样了。”除了对二哥,李玄霸只在和友人的信中说了实话。

科举为了录取更多的人才,降低考官的主观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