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8(1 / 2)

李世民装模作样建议长孙无忌、裴行俨等人多看地理志后,这次战略会议结束。

会议结束后,李世民所做的第一件事,却不是直奔朔方,而是杀人。

李昭所招几乎都为乱民,虽然李昭强调不扰民,但乱民没有纪律,后来投奔的史万宝等勋贵之子也十分倨傲,并不把这位女主将放在眼里。

时间有限,李昭再有能力,也只练出一万能遵守军令的兵卒。她带走了五千精兵去陇右道,剩下五千由李寿、马三宝、史万宝带领。

李世民到达关中后,第一件事就是练兵。

兵不在多,而在精。如果是乌合之众,人数多了反而会生乱。

李世民多次以精锐小队破蛮夷大军,深知如果兵卒生乱,就算他带着精兵也会被自家乱兵冲散。

李世民放了一半人屯田,余下四万人左右,让李昭麾下史万宝、马三宝,和自己带来的将领各自领兵。

军令已经颁布了一段时间。李世民冷眼看着军中乱象,只不断强调军令,但没有动手。现在拔营在即,终于到了算账的时候。

李世民根据军令,斩杀掠夺百姓者、拒不听令者上百人,又拿出重金奖赏了训练最出色者上百人,并宰杀羊、猪等牲畜,让其余将士放开吃了一顿肉劳军。

军中纪律为之一清。

李寿、史万宝、马三宝等人惊诧不已。李世民哪来那么多钱粮牲畜

头发日益稀疏的房乔、杜如晦深藏功与名。

李寿跟随长孙无忌,带着一千兵卒南下蜀地;马三宝随同裴行俨留在关中屯田。

李世民只带上了史万宝。

李玄霸瞅了史万宝一眼,又瞅了史万宝一眼。

警觉jg。

第169章 隋朝廷最后用处

史万宝, 在世人眼中的身份是“大隋名将史万岁他弟”。

史万岁是大隋数一数二的名将,与韩擒虎齐,因杨素诬陷, 被隋文帝冤杀。

不过现代稍稍爱看史书的人都知道, 所谓奸臣诬陷冤杀, 大部分时候不过是佞臣说出了皇帝想听到的话而已。隋文帝晚年猜忌心极重,史万岁刚好撞隋文帝刀上。

史万岁被冤杀,天下知道他名号的人都很同情他。所以史万宝有“史万岁他弟”的名号, 勋贵都会高看他一眼。

不过李玄霸瞅史万宝,倒不是想起了史万岁。

他和二哥有个叫李道玄的堂弟,今年才十三岁, 史书中人称“小李世民”,作战最爱亲为先锋。

隋唐演义等传奇中杜撰的“李玄霸”, 便是取了自己的名和李道玄的经历。康熙朝时, 因避讳“玄烨”,才改名为后世电视剧中的大傻子“李元霸”。

也就是说,他和李道玄组合出道,成为了隋唐中第一猛将“李元霸”。

十九岁的淮阳王李道玄领兵征讨已经被打残了的刘黑闼时,史万宝为副将。

李道玄安排好了出兵计划, 史万宝也没反对。结果当李道玄率领轻骑兵往前冲锋的时候,史万宝临阵按下兵卒, 不准支援。

史万宝说淮阳王黄口小儿,皇帝都给我手敕说让我指挥,你们都听我的。我们要以淮阳王为饵, 等淮阳王战败, 敌军突进时, 就能轻松大败敌军。

李道玄身陷重围战死, 唐军军心大乱全军覆没,史万宝只身逃回长安。

因李道玄这个主帅兼淮阳王战死,崤山以东人心惶惶,已经归顺唐朝的官吏逃的逃叛的叛,刘黑闼只用了不到一月就尽复故地。

史万宝的举措已经够让人摸不着头脑,李渊的处置更让人摸不着头脑。

他居然没有对史万宝有任何处置,之后照旧对史万宝恩宠有加。搞得后来有人阴谋论李渊是故意坑害与李世民交好的李道玄,真是李渊活该。

李渊一直是这个性格,喜欢的大臣无论有多大的错误都不处罚,不喜欢的大臣犯一点点小错就要杀人。

比如盛彦师依律将不给军粮的潭州刺史李义满下狱,李义满自己把自己气死了,李渊居然把盛彦师处死。

史万宝违背主帅命令坑死了李渊的侄儿,令唐军全军覆没,把包括洛阳在内的崤山以东中原地区全部丢掉,让李世民征战多年的战果一朝丢掉,李渊也舍不得对史万宝有半点惩罚。李玄霸合理怀疑,李渊年轻时一定把史万岁当偶像,才如此厚待史万岁他弟。

虽然史书中史万宝是个傻逼,但人的性格会改变,不一定是史书那样,李玄霸对史万宝没有偏见,只对他多留心了一些。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李玄霸还没说话,李世民就捡着李玄霸的口头禅对弟弟吐槽道“史万宝是傻逼吗他怎么能是史万岁的弟弟史万岁怎么会有这样的弟弟”

李玄霸见二哥自己撞上来,立刻兴奋地给二哥剧透他不就是和你说话的时候下巴抬得高了点,鼻孔张得大了点,声调拖得长了点而已。现在就骂他傻逼了,以后你怎么办

一听弟弟切换心音了,李世民立刻往外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