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还有精力完成功课。这才华,怪不得高公他们抢着收徒。可惜我的资历不够”
裴世矩想着高颎、宇文弼和薛道衡的声望,遗憾自己不好意思让李世民和李玄霸拜师。
至于虞世南,只教写字算什么老师
裴世矩忽视了长孙晟。
长孙晟在经略西域上的声望堪称魁首,若他教导李世民和李玄霸这方面的本事,高颎、宇文弼和薛道衡也说不得一句不满。
但裴世矩自诩也擅长经略外夷,所以内心把长孙晟视作不过运气好早得机会的对手,不想太涨他人志气。
虽不愿意涨他人志气,李世民和李玄霸也是长孙晟的弟子这件事不是忽视就能忘记的。
裴世矩见才心喜的同时也起了胜负心,虽无师徒之名,但陛下把两个少年托付给他时也叮嘱过他好好教导两个少年,所以裴世矩就光明正大地充当起了李世民和李玄霸的老师,沿路开展了他的教学。
李世民和李玄霸再爱学习,也想发疯。
啊啊啊啊张掖什么时候才到啊我们不要在马车上听课裴世矩讲课又讲得没意思,马车晃来晃去昏昏欲睡啊
李玄霸决定不陪着二哥死撑了。他当即表演一个面白如纸,书本一丢,病了。
我,李家三郎,出了名的病秧子。
李世民赶紧哭了一场,每日守着弟弟侍奉汤药。
裴世矩“”啊我把他们折腾病了这
唐国公府的随行医师忍不住抱怨“旅途本就劳累,公还让李二郎君李三郎军耗费精力听课唉,裴公,我说过很不妥了。”
李玄霸假装奄奄一息。
李世民假装心急如焚。
裴世矩疯狂冷汗。
糟糕不小心做过火了如果李二郎李三郎出事该怎么办
当李玄霸和李世民见裴世矩心虚后,与医师说了一声,医师宣布李玄霸痊愈,可以继续旅途。
裴世矩之后的路程中,再也没有提过李玄霸和李世民功课的事。两人看书的时候,他还劝两人别劳累。
李玄霸和李世民击掌,提着刚从农户那里买的小公鸡给孙医师道谢。
孙思邈捋了捋胡须,微笑道“不用谢。”
第73章 开茶楼不为赚钱
孙思邈隐居太白山中, 离洛阳很远,是宇文弼骑马入山亲自请来的。
李玄霸还住在京城时,窦夫人就曾从太白山请来孙思邈给李玄霸诊治。
后来李玄霸拿着自己半吊子的医学常识和孙思邈打好了关系。他们一家已经习惯把孙思邈当做半个供奉。
不过这次李玄霸和李世民西行路途遥远, 所以李渊和窦夫人没想打扰孙思邈, 只派出了家中供奉的医师。
但高颎和宇文弼得知此事之后, 比李渊和窦夫人还急。薛道衡都很奇怪他们急什么,有御医还不够吗
宇文弼因为李玄霸和他先天体弱的孙儿很相似而与李玄霸结了师徒缘分。孙儿病逝之后,宇文弼就完全把对孙儿的感情转移到李玄霸身上。再加上李玄霸成了他的孙女婿, 宇文弼就更加爱护李玄霸。
他听说太白山的孙医师对李玄霸的身体很了解,居然亲自入山请孙医师与李玄霸同行。
其实以孙思邈对李玄霸这位“小友”的偏爱,不需要多隆重的请求, 只需要李玄霸给他写信,他就会欣然前往。
现在宇文弼身为朝中声望极高的老臣, 居然亲自来请他, 让孙思邈颇有些受宠若惊。
他见到李玄霸后打趣道“你那未来丈人,真是视你如己出。”
李玄霸毫不谦虚道“我一直讨人喜欢。”
孙思邈拈须笑道“你这表情学李二郎学得真像。”
李世民“啊”关我什么事
孙思邈在唐朝是神医,但华夏文明没有断过代,现代中医不可能比一千年差。
李玄霸刚结识孙思邈的时候,有种“就这”的疑惑。他怎么觉得还不如公司楼下每天挂满号的老中医医术好。
后来他回过神, 如果一千年后的中医还比不过孙思邈,那中医才太悲哀了。
孙思邈的医学知识是超前的, 但史书中一些较为玄幻的记载,什么医龙医虎都是不存在的。
史书中对孙思邈的记载较为真实。
他治不了长孙皇后的气疾,只能外出避祸;面对挚友卢照邻的风疾也无能为力, 卢照邻不堪病痛四十岁投水自尽。
孙思邈对自己医术的评价, 连别人叫他“神医”都会摇头, 只说自己算得上良医而已。
孙思邈早就发现许多病只要得了就没法治。他更提倡养生, 把病解决在萌发前。
但这世上有多少人能坚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孙思邈自己能当百岁老人,但他给权贵当供奉医师,权贵不一定活得到五十。
所以孙思邈对生活自律,又有超常医术见解的李玄霸很喜爱。
李玄霸在路上请他配合“装病”,孙思邈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