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前院东侧房新来的住户,你看见了没”
中院东厢,易中海家里,饭桌上,一大妈忽然问道。
“刚刚下班路过,去看了看,是个转业干部,听他说安排在大兴胡同废品收购站。”
易中海平淡的回了一句,一大妈又问道“你看那人怎样好相处吗”
易中海喝了一口棒子面糊糊,看了一眼一大妈说道“具体什么样的人,还看不出来。
不过刚才见面,感觉人倒是不难说话”
中院西厢房贾家,此时贾张氏与贾东旭,也在说着刚搬进来的王振东。
“安置在废品收购站”
贾张氏听贾东旭说的话,有些疑惑,也露出了轻视。
贾东旭点点头,扫了一眼正在给小当喂饭的秦淮茹,接着道“刚才下班路过,跟着一大爷过去说了几句。
他叫王振东,他自己说是安排在废品收购站,具体什么职务没说。”
贾张氏嘟囔道“收购站能够有什么职务,还不是分拣破烂,看他年纪不小,估计在部队,也是个没出息的。
你以后也少跟他走近,我下午见过他,长得很凶,估计不是個好人”
“知道了”
贾东旭很听话的应了一声,一旁给孩子喂饭的秦淮茹,似若无意的扫了一眼这母子俩。
不过她也没参与这些话题,每天带着两个孩子,都够她累的。
院内人的议论,王振东自然是不知道。
喝着热气腾腾的茶水,他很是享受,也在考虑接下来几天的事情。
首先肯定是要先去一趟废品收购站,把工作落实。
然后家具什么的弄好,就得考虑回一趟老家了。
虽然这些年他一直寄钱回家,但真正的回去,心理上还是有些复杂的。
不管怎么说,他此刻的灵魂,已经不是原主。
该如何面对原主的父母家人
他能够适应吗
不适应也没办法,原先在部队可以不回家,但现在到了地方,那不回老家就说不过去了。
算了,还是那句话,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占据了原主身体,那么就应该承担起这些。
经历过战火洗礼,部队的历练,他也不是原来的性格。
随后也就不再去想,起身去燃火炕。
等火炕点燃,也闷上了煤,外面已经全黑,四合院里一家家的灯光,也已经亮起。
灯泡的瓦数都不大,透过窗户的光,也没有多亮。
不过由于外面堆雪,天空中也在飘雪,倒是让王振东看着这景色,有点感慨。
这种人间烟火气的感觉,已经好久没见到了。
而大杂院这样的生活环境,也是给他一种新奇感。
二十几户一百多人,住在一个院子里,还真的很有意思。
不过王振东无意间,却是看到阎埠贵家的窗户,窗帘子拉起一角。
当即知道这是老阎家有人在看他,白天看不出来,这晚上一眼就知道。
笑着摇摇头,进了屋关上门。
门栓插上,王振东整个人就消失了。
他的金手指,就是一个巨大的秘境空间。
他自己认为,这应该是小世界才对。
近二十多平方公里的一个山谷平原,四周是高耸入云的山峰。
山峰外是未知,他无法翻越山峰去查看。
进入空间之后,王振东站在一座原木搭建的屋子前,木屋很简陋。
或者说,搭建的手艺有点不行。
没办法,这是他搭建的,很仓促,部队里也没那么多时间给他待在空间之中。
独处的时间太少了。
只是偶尔的抽时间进入。
不过现在转业地方就好了,以后会有大把的时间。
也可以好好的开垦土地种粮食了。
当然,他也准备另外建一座好的木屋。
举目,望着平坦肥沃的山谷平原,现在就开垦了不到一亩,实在是太浪费了。
感觉到有点热,王振东才想起把大衣脱掉,又把棉衣脱掉。
很快,就只剩下单衣。
这里的温度二十几度三十度,上下浮动不大。
先准备做饭吃,原木屋里有灶台,锅碗瓢盆齐全,米面粮油更是不缺。
野味腊肉也挂着很多,都是他在东北山林打的。
还特意做了一个熏腊肉的小木板屋。
原木屋的后面,到山脚这一块,被他用木棍扎了一个很大的围栏区域。
是他的鸡圈,现在已经有三十多只鸡。
这次从东北回来,已经有好多天没捡鸡蛋了。
先把鸡蛋捡了,再做晚饭。
于是提着一个树条框,朝着木屋后面走去。
捡完大半筐鸡蛋,放进木屋,又去开垦的一小块菜地,摘了几个西红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