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甲方王总等人热情的迎接,沈大哥只是礼貌地点点头,握个手,谢绝了对方递来的华子,然后环顾全场,寻找张毅的身影。
沈烨自然知道大哥在寻找的目标,冲坐在会议室二排椅子上的张毅招招手。
“老张,来这边坐着。”
“沈哥好。”张毅拿着热呼的加固方案,走过来笑着跟沈大哥打招呼。
沈大哥笑吟吟地打量着他。
说实话,除了个子高高,长得比沈烨帅气点,年轻点,阳光点,好像也看不出其他优点。
“你就是小张啊,不错不错,老四最近经常把你挂嘴边。”
张毅咧嘴尴尬的笑了笑,看了眼沈烨。
老子是爷们,不搞基。
你没事把我挂嘴边几个意思
“别拘束,咱都没外人。”沈烨越描越黑。
张毅懒得理他,说“这是刚完善的加固方案。”
“好,我得好好看看了。”沈大哥接过方案,从包里找出老花镜,开始查阅方案。
王总见专家们都到齐了,轻咳了两声开始宣布专家论证开始。
张毅将兜里的录音笔打开,顺手放在会议桌中心。
王总说“那个什么,辛苦监理单位帮忙整理一下论证纪要吧。”
为了这次的专家论证,甲方项目部准备的非常充足。
收集了一部分现场数据和照片,做了一个专题t汇报。
这样比单纯用嘴巴说,更能让专家快速了解情况。
其实中午接待专家们的时候,王总已经把情况说了个大概。
只是这几个专家在知道沈大哥要来之后,不约而同地达成了摸鱼打酱油的心态。
众人目光都望向投影仪,只有沈大哥不为所动,还在盯着手里的加固方案,时不时还会跟张毅小声嘀咕几句。
沈烨不得不分神听两人嘀咕什么。
就听沈大哥问“54根桩加固的话,好像也赚不到几个钱。”
“没关系,我到时候再拆几个,让他们返工,如果不返工的话,可以加大桩径。”
沈大哥问“加固预算多少”
“人材机利规税,怎么也得200万起步吧。”
张毅补充说“老哥你出面子又出资质,我出人出材料出机械,咱们五五分账如何”
沈大哥点点头,算是默认了分赃比例,说“那这个方案还得再加点东西。”
张毅也是光棍,直接说“行,你说咋改就咋改,我都听你的。”
沈烨听完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是,这还是我熟悉的那个刚正不阿的大哥吗
哪有这样的,人家甲方还在上面讲着话呢。
你们俩在下面商量着如何增加成本,还商量怎么分赃
好在周边都是自己人,要是让外人听见的话,传出去影响多不好。
喂,你们好歹注意一下形象。
五分钟后,王总讲完了现场情况,也提出了开发商的具体要求,然后请各位专家发言。
专家们一言不发,齐齐望向沈大哥。
沈大哥摘掉眼镜,说“咱们直接去现场看看吧。”
于是,众人簇拥着沈大哥来到现场,围着钻出来的样品反复观看。
有个专家蹲下来,说“成桩质量还行啊,桩内的泥沙、渣土或者其他杂物几乎没有,桩身呈中央型,没有偏心,也没有断桩的地方,怎么能扛不住静载试验。”
如果桩身偏心过大,会导致桩在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弯曲和剪切变形,导致静载试验不合格。
这个一看就是提前做过功课的。
“有没有可能是勘察报告不准确,导致设计时各种参数出现错误。”
有人提出另外一种思路,“我听说去年百菩山项目,就是因为勘察浮皮潦草,最后设计院重新调整了桩基础施工参数。”
哟,这位对业内动态比较了解。
勘察单位今天也来了,赶忙跳出来解释说“咱都是规规矩矩做的勘察,过程照片保存的很好,随时备查”
嗯,百菩山那件事对整个勘察行业影响不小,勘察单位进来都稍微收敛了不少。
专家们七嘴八舌,桩基静载试验不合格,原因无非几种。
有可能勘察单位的问题,的地质数据不准确。
这一点随着勘察单位的解释,基本上已经解除。
也有可能是设计单位的问题,比如涂层厚度、摩擦角、内摩擦角等参数考虑的不够周密
沈大哥见这帮家伙还要磨叽,摇摇头,一锤定音道“这施工单位太水了,桩底沉渣都有50厘米,可以想象灌注之前的厚度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