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年终规划(1 / 2)

季汉大司马 周府 3833 字 7个月前

第559章 年终规划

在家虽与妻妾胡闹了一晚,但霍峻依旧是早早起来,入宫拜见刘备。

武汉行宫内,刘备坐于榻上,诸葛亮、王粲、马良等官吏分坐左右,交谈政事。

刘备裹着厚厚的大氅,问道“今时值腊月,不日将至正旦,诸卿可有未奏之疏否”

“禀陛下,今断法虽已成,隐匿户籍悉出。但其中不少之事,宜当让陛下与诸君引以为戒”诸葛亮说道。

“何事”

刘备紧了紧大氅,说道“与国有益之事,丞相但说无妨。”

诸葛亮持羽扇而指点案上的奏疏,说道“执行断法以来,不少郡守上疏言,郡中旧吏多土人,不乏世族、豪强者。今行断法以来,或有吏曹渎职懈怠,亦或受贿不报。若非诸郡长官行严法,刺史巡检,断法则怕是难成。”

“宣霍督入内,言丞相正与众人商讨政事,直接入殿即可。”

“好”

农业社会的人口注定不可能被查得清清楚楚,人口想要不被隐匿,实际上要看基层官吏。

诸葛亮沉吟少许,拱手说道“明岁,亮欲广派官吏下州郡,令州郡出督邮至县乡,核查是否有官吏违纪渎职,以为肃清吏治。”

南土除了江东外,益州、荆州几乎没有被打碎,不少郡县上仍保留旧时的官吏。这些旧时官吏具有巧言令色,贪利受贿等恶习。

“嗯”

“仲邈但说无妨”

刚至宫中的霍峻有些懵逼,问左右道。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央愈发集权,州郡的征辟权在南北朝时期陆续被废除。故而到隋唐时期,他们所接手的制度,与两汉时期有了不小的变化。

“此是为陛下之疾”

但检索隐户过程中,并非说一帆风顺,反而有不少波折出现。即诸葛亮口中所说,郡中基层的官吏大多来自豪强、士族,他们在检索隐户过程中,必然会渎职怠政,或是说知情不报。

之前霍峻出于中央集权的考虑,建议诸葛亮收回刺史的征辟权。今霍峻既有为中央集权而考虑,又有为今下吏治而考虑。

坐了没多久,诸葛亮才将肃清吏治的规划讲完。

彼时刘备得知此事,希望求见督邮,为自己辩解,然而督邮据不见面。刘备恼怒之下,念着自己反正要被官府开除,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闯入驿馆里,鞭打督邮,泄愤而走。

“收郡守辟除之权”

“诺”

“臣以为可行”

“今欲治郡吏,不如收郡太守委任郡吏之权,同州刺史旧事,官由京师委任。县中长吏或郡中俸少吏曹,可让郡守征辟之。”

少顷,随着宫门缓缓打开,霍峻进入议殿。

如州郡的上计则可视为州郡向中央的年终总结,中央根据上计内容,从而为州郡长官打分。

说着,刘备看向众人,问道“诸君以为丞相之见何如”

“陛下这是”

“陛下身形削瘦了几分。”霍峻说道。

郡县制实际上由春秋时期的封君制转变而来,故而两汉时期的郡县制与后来的州县制、府县制不同,其保留浓厚的分封制特色,即郡太守如封君,执掌郡内绝大部分事务,且具有人事任命权。

今检索隐户虽成,但从中反映的基层吏治问题,让诸葛亮有些忧虑。

让马良做笔记,为刘禅介绍朝廷的政策方针,则是让刘禅提前熟悉朝廷政治。以免日后仓促上位,啥事都不知道。

当然不是说让太子主持朝政,而是让他今后能听懂大臣在说什么。就像他一样,能听懂诸葛亮的说什么。

刘备喝着温水,问道“丞相欲意何为”

欲查隐户,需要强大有威望的中枢,吏治清明,上明下贤,确保行政机构运转流畅,才可以查出各郡县的隐户。

不待众人答话,刘备尽量保持仪态,在侍从的搀扶下,前往厕所。

洋洋洒洒上千字,诸葛亮向刘备解释他明年肃清吏治的计划。

检索隐户何其难

其中督邮者,为郡监督县的吏曹,负责审查县级官吏是否有为非作歹,继而上报至州郡。

刘备微微颔首,赞叹说道“朕本以为轻徭薄赋,析出人口,可为大治南土。今听丞相之言,深感今大汉尚有不足。”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峻虽初闻孔明之言,但窃以为并无纰漏。仅是有浅薄之见,不知孔明欲听否”

刘备边认真听诸葛亮的规划,边叮嘱马良为太子做笔记。太子刘禅虽不到十八岁,但刘备已经有打算培养刘禅了。

“今不严查郡县恶吏,臣敢断言今所析出百姓,不出十余年,当复为官府所掌握。”诸葛亮沉声说道。

同观称亭侯及以上者为君侯,其亭侯以上可自命家臣,甚至胆大之人可以称孤。如霍峻今为县侯,自称为孤,在礼节上没有任何问题。

诸葛亮持扇而吟,说道“如会稽主簿虞静因知而不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