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四年,秋七月。
朝议上,曹丕身着冕服,坐在榻上,询问众人道“诸卿,冀州蝗灾,为之奈何”
小冰河时期下,华夏大地都不太好过。所幸大汉立基吴楚,所忧之灾,无非洪水与海侵形成的水灾,以及蝗灾。魏位于北方,既有黄河为害,又有旱灾,雪灾与蝗灾也不时临幸。
今大汉轻徭薄赋,检索人口,处于大力发展期间。而北魏的河北重地竟被蝗灾所困,如今已严重到需要曹丕出面问政。
“陛下,冀州是为国之基石,今冀州大蝗,民大饥,不可不救,请陛下遣使者北赴,开仓廪赈灾济民”
辛毗持笏板出列,答道“且陛下欲迁河北士家南下之策,今因民无所食,万不可行,宜当止之。”
曹魏名下的户籍大多集中在冀州、兖州、豫州、司隶地区。其中冀州地区在曹操长达十余年经营下,从各处迁徙百姓,户籍达到四十余万户之多。
豫州因有汝南、颍川之故,户籍有十余万之多;兖州虽位处中原四战之地,但因是曹操发家之地,户籍则有十万户上下;司隶的河东、河内不必多说,加上其余诸郡户籍数目仅次于冀州。
随着大汉北伐不断有所成效,北魏常年兵败,河南地区多有遭受打击,故而为了加强河南的军事力量,为今后的南征做准备,曹丕欲迁冀州士家十万户以实兖、司、青等河南诸州。
“冀州被蝗灾所害,今与迁士民南下有何干系”
闻言,曹丕眉头大皱,沉声说道“今当既赈灾民,兼徙士户南下,以实河南。”
见曹丕还准备强行南迁百姓,孙权忍不住劝道“陛下,今冀州大饥,百姓无所食,南迁河南,必失民心。十万户者,民不下四、五十万之众,徙乡者,民丧半数。为国事而计,权以为陛下不可为之。”
司马懿苦口婆心,说道“陛下,河南多兵事,置民于险地当中,非是明智之举。今不如先赈冀州,而后观兵事如何,再议徙民之事。”
曹丕见众臣反对,脸色沉了下来,说道“今河南空荡,兵力不众,恐难御水贼。今时不迁,更待何时,莫非朕今时之举有误乎”
“诚以为有误”
辛毗毫不畏惧,拱手说道“水贼虽连连北伐,得襄樊,扩徐淮,但多得荒土而不得其民。霍峻为固江淮,复令淮人归乡,此消彼长,是耗贼之国力。”
“今贼得下邳而难以北进,非是无力北上,而是实畏寿春之坚城。陛下遣良将御之,足以遏贼北伐之势,何需迁民南下河南乎”
曹丕起身发怒,说道“南迁士家之事,卿无需多言,朕非与诸卿商讨”
对于手下不能理解自己的苦心,曹丕非常生气。天天喊着中原上国,鄙夷南方人为水贼。但实际却说中原凋敝,今州之人口尚不及昔一郡之户,进而让自己闭国修养,阻止自己南征。
今若不南征,而是一味防守,就怕霍峻要打到他老家谯郡去了。岂有天朝上国,光挨打而不迎战之理
见曹丕发火,众人不敢继续多说,唯有辛毗据理力争,说道“陛下不以为臣不才,故引为重用,委近侍谋议之官。今有国事,岂能不与臣相商”
“臣与陛下所说之言,非是陛下之私事,实为社稷之虑,安能迁怒于臣”
“你”
在辛毗的义正言辞下,曹丕纵是生气,却也不好发作什么。当即之下,愤怒的甩袖离朝。
辛毗大步上前,拉住曹丕的袖子,大声说道“今大事未定,陛下岂能独自离朝”
“辛佐治安敢如此”
曹丕见辛毗拽着自己袖子,不让自己走,又羞又恼,继而用力拽回袖子,径直走入后宫。
见曹丕生气回宫,众臣面面相觑。
刘晔无奈问道“冀州蝗灾,当何以料理”
“且再等等,陛下未让诸卿退下,说不准当会回朝。”司马懿说道。
果如司马懿所言,生了半天闷气的曹丕重新回到殿里。
怒气稍退的曹丕,不依不饶,当面责问辛毗道“佐治何苦如此逼朕”
辛毗持笏板而弓腰,诚恳说道“非臣逼陛下急,而是陛下逼民甚急。先帝自汉中之役后,深感天下凋敝,水贼难以促除,故下诏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天下一时为之安乐。”
“今大战初休,冀州大蝗而民饥。陛下南迁十万士家,而令百姓无所食,是为害民之举,臣恐陛下为此而失民心。”
“望陛下慎行”孙权、司马懿、刘晔等齐声说道。
在众臣一致反对下,曹丕也不再坚持己见,语气缓和,说道“朕与诸卿各退一步,所徙士家户数减半。徙五万户至河南,且择水田茂盛之所。至于冀州蝗灾,特遣尚书仆射杜畿持节开仓廪以振之。”
“诺”
见曹丕退让,众臣不好多说什么。
气氛缓和了许多,曹丕问道“诸卿可有要事奏乎”
“禀陛下,青州多受水贼袭扰,百姓被贼所掠。刺史程喜不能遏,其奏言疑似霍峻所遣军士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