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和江成哲一家汇合去澳城(2 / 3)

觉得冯正明是一个大家族出来,难怪能成为全国状元。

江成哲把冯正明一些经历说给父母听。

“其实冯爷爷他们不是正明真正的亲人,当然他们现在就是正明亲人了,正明他自己是个孤儿,后来遇到冯爷爷,和冯爷爷家里人相处的关系很好,大家也都接受他成为一家人。”

江成哲父母听了这才恍然,意识到他们误会了冯正明。

明白冯正明的成功也完全是靠他自己的努力。

这一点倒是和江成哲一样。

江父江母也才明白,为什么冯正明和江成哲可以相处这么好。

两个全都靠自己手艺打拼的年轻人,确实更容易惺惺相惜。

有江成哲带领,冯正明他们在港城玩了一天。

接着是和江成哲一家一起,从港城又去了澳城。

一行人到了澳城,获得澳城这边名厨的欢迎。

相较于港城的忙碌和紧张,澳城明显非常松弛。

在澳城街头巷尾,总会感到非常的轻松自在。

而且澳城的人也都非常的平和。

在澳城名厨介绍下,冯正明他们一起到一家大排档吃饭。

这里的菜是多地菜的融合。

有粤菜,也有澳城本地,还有港城一些菜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一些西餐的影响。

多种不同口味的交织,让冯正明他们也是觉得相当有趣。

江成哲告诉冯正明,他很喜欢澳城的轻松氛围。

“你看这里排挡的菜,可以非常自由自在去做,完全不用考虑很多细节,我觉得这才是烹饪美食该有的样子。”

冯正明听了笑着问:“你这是想告诉我,我沪城店对你们压榨的太厉害”

江成哲赶紧说:“没有没有,我可不是这个意思。”

解释过后,江成哲看到冯正明满脸笑容,顿时意识到自己被骗。

“说实话正明,我们在沪城现在四家店,我觉得已经算是极限了,想要做更多的店很难了。”

冯正明点头:“我知道,四家店虽然不是沪城的极限,但我们没有必要在沪城铺更多的店,经营好现在四家店就够了。

我接下来的想法还是,往沪城周边去拓展一下,尤其是去杭城开店。”

江成哲好奇:“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杭城就因为你之前在杭城被他们诬陷了”

冯正明笑了:“原来杭城的那个事情,你也知道啊”

江成哲点头:“确实流传挺广,港城的一些媒体你也知道,他们就喜欢这种八卦段子。”

冯正明并不在意:“杭城的事情已经过去,我去杭城不是因为那件事。”

江成哲问:“那是”

“是因为杭城的诚意,我看得出来,杭城确实是很有诚意邀请我去,我如果去了,杭城应该能给我很好的支持,这方面可能是其他地区没办法给的。”

江成哲听了点点头:“我也听说,杭城在很多方面确实能给极大的支持。”

冯正明接着又说:“而且通过杭城,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南下闽省和粤省,最重要的是,可以把我们推荐指南推广开。”

江成哲不禁有些好奇:“你打算怎么做”

冯正明笑了笑:“我的想法是,各地分别做一份当地的推荐指南,就像是我们现在做的两份,一份是我老家齐鲁全省的,一份是沪城的。

接下来我们进驻杭城后,可以做一份浙省的推荐指南,再通过浙省南下闽省和粤省。

我们也都分别做他们各个省的推荐指南,单纯是推荐地方特色小店。

尤其是一些街头小吃,我这次带家里人,经过福城和厦城,还有后来到羊城,我觉得街头上很多小吃和小店都更加值得推荐。”

江成哲仔细想了想,也点头认同冯正明的做法。

如果是全国统一去做,确实各地人口味不同,很难有一个统一标准。

可如果各个省分别去做一份推荐指南,反倒是更容易获得认同。

而且冯正明主推各种小店和街头小吃。

更具有本地特色,无论是对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更容易被接受。

甚至冯正明的做法,会让一些小店和街头小吃被更多人知晓,从而会获得更好的保留。

冯正明做的这些小店和街头小吃推荐指南。

肯定没有去推荐那些高档餐厅和大酒楼能获得更多关注。

尤其是去推荐那些,或许还能得到一些投资。

可冯正明对那些早已经不在意。

他如今的地位和手握的资源,都已经不需要他再去考虑投资。

只要他愿意,随时都能吸引到很多人带着钱来投资他。

而且他的店都有足够盈利能力。

每家店里最重要的后厨厨师,冯正明都是把大部分盈利分给他们。

这也保证了后厨里厨师们的高收入。

所以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