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先要确立权威性(2 / 3)

的。”

这话让老师傅们顿时都乐了。

“哈哈哈,正明你还真是一点都不加掩饰啊”

“这小子是真的把这个推荐指南,当成是对自己店的宣传手段。”

“正明你这么说,不怕我们反对你的店上这个推荐指南”

“是的,你的店如果上推荐指南,其他的店恐怕都竞争不过你的店吧”

冯正明一脸认真:“各位,我的店上这个推荐指南,也是要经过同样的一番评审,评审里会有老师傅你们这样的专业人士,也会有普通的顾客。

除了几位和我小师叔之外,我还邀请了港城的两位美食家,也会公证的进行评审。

如果我几家店的口味不行的话,我甘愿我的店从今以后不再上推荐指南。

而且我还会持续支助这个推荐指南一直做下去。”

冯正明的这番表态,倒是让老师傅们感到无懈可击。

老师傅们都很清楚,冯正明在沪城如今的四家店可以说口碑都非常好。

无论是沪城本地人,还是国内其他地方来沪城的人,包括很多海外在沪城的人。

大家对冯正明几家店都是一致好评。

好评一方面是冯正明店里菜品的味道确实好。

另一方面是冯正明几家店里都是严格保持那种现点现炒。

老师傅们都佩服,冯正明能把那么多好手艺厨师聚拢在一起。

老师傅们每一位都是多年在后厨的行家。

他们当然是看得出来,冯正明店里后厨的厨师手艺,好就好在他们的基本功足够扎实,能把菜做的几乎水准一致。

这份手艺可能很多餐馆和酒楼都会忽视。

但是老师傅们很清楚,这才是真正见功夫的地方。

一个厨师偶然发挥好了,把一道菜做的各方面都超水准,这种事不常见。

一个厨师把一道菜能做的几乎没有失水准的情况出现。

这本应是一位厨师最应该做到的。

只可惜在经济发展,人们什么都追求速度的当下,反倒是成为了一个难能可贵的。

当别人能力不如你的时候,你可以说别人自己推荐自己是作弊了。

可是当别人各方面都要强于你的时候,那么人家推荐自己就叫“举贤不避亲”。

沪城几位老师傅对冯正明推荐自己的几家店,确实也没有意见。

毕竟冯正明也说了,他不会推荐自己西餐馆街上那家店。

如果他要推荐自己那家店的话。

老师傅们都很清楚,沪城暂时没有任何一家餐馆能和那家店平齐。

面对冯正明绝对的实力上优势,沪城老师傅们也只能听从他的计划。

获得沪城老师傅们支持,冯正明立刻和小师叔黄涛开始着手筹备起推荐指南的发布。

冯正明和黄涛一起努力争取着时间。

因为在年底的时候,还有新一届的全国烹饪大赛要举办。

到时候无论是冯正明还是黄涛,他们可能都要去现场。

年初没有南下沪城前,鲁菜老师傅们已经跟冯正明说过,希望他可以成为这一届鲁菜参赛厨师的领队。

另一边劳动部也是要让冯正明去担当这一届的评委。

所以到时候冯正明可能会很忙,既要对鲁菜这一届参赛厨师进行一番集训。

还要去大赛现场那边担当这一届的评委。

所以冯正明是准备要在年底之前,把沪城餐馆推荐指南和小师叔一起做出来。

后续发行的事情,是可以交给沪城这边出版社去做的。

这段时间,黄涛已经联系过不少沪城出版社,好几家都愿意帮忙发行推荐指南。

为了让推荐指南推荐的餐馆确实都能获得大家认可。

冯正明和黄涛带着蔡先生、唯灵还有沪城几位老师傅一起,把沪城的大街小巷可以说都给跑了个遍。

无论是极具沪城特色的街边小吃,还是一些外地人带来沪城的特色餐馆。

就连一些开在沪城的西餐馆,冯正明他们也都品尝了。

这期间,一行人通过寻觅美食,还真是相处出不错的友谊。

唯灵更是给出建议:“如果明年我们再进行探店评选,我觉得可以带上dv,或者干脆和电视台合作,拍摄一些探店絮。”

蔡先生也觉得这个提议非常好。

“干脆专门做一档探店节目,肯定会在国内很受欢迎。”

冯正明笑了笑:“那样不就变成了综艺节目如果有了剧本的话,探店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我们可能也不能像是现在这样自由交谈。”

沪城几位老师傅很赞同冯正明的这种说法。

“对,我们这样的气氛会更好。”

“那样会给一些被拍摄的店不小压力的。”

“如果我们探店推荐后,那些店出名就不好好做菜那我们的名声不是被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