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帮忙。”
李辉东在师父发话后,也当着师父的面表态。
“年后汇泉楼开业,我会在后厨帮正明把汇泉楼后厨打理好。”
冯正明听了笑起来:“那就拜托大哥了。”
王家梁有些意外:“大师兄也要去汇泉楼后厨?”
李辉东点头:“对,啤酒厂食堂我不能继续承包了,幸好正明他帮我,让我到汇泉楼后厨去干。”
王家梁说:“那很好啊,大师兄你的手艺,在啤酒厂食堂太屈才。”
二师兄陈泽志附和道:“对,啤酒厂食堂确实无法施展大师兄的手艺。”
李辉东见师弟们都吹捧起自己。
他笑着说:“我虽然有大师兄名头,但在师弟们面前,我这个大师兄现在属于混的最差,也就剩下手艺没还给师父。”
师弟们听大师兄这么说,纷纷都开始鼓励大师兄,希望大师兄可以振作。
冯正明更是直接说:“大师兄别这么说,我还想以后把汇泉楼交给大师兄帮我守着呢。”
这话让李辉东非常惊讶。
“你打算把汇泉楼交给我?”
冯正明点头:“对,我今年想要徒步走一走我们的齐鲁大地,希望在齐鲁大地各处,寻觅属于我们鲁菜的传承脉络。
然后可能之后,我会南下去沪城,要在沪城开一家鲁菜餐厅。
所以我肯定不能一直常驻泉城,无法照顾到汇泉楼。”
听冯正明接下来的一系列规划,让师兄们多少都有些惊叹。
师兄们也都明白,小师弟未来的路注定和他们不同。
张莉莉有些奇怪:“小师弟你已经是全国烹饪大赛的状元,你不去京城吗?为什么要南下去沪城?”
冯正明笑了笑回答:“四嫂,京城那是高手云集的地方,我怕我去了斗不过他们,所以还是避让避让。
沪城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那里充斥着中外文化交融,我想通过沪城,让更多人可以看到、尝到我们的鲁菜。”
张莉莉明白了:“小师弟想要宣传和推广鲁菜。”
冯正明点头:“对,鲁菜成全了我,我自然也要成全鲁菜。”
四师兄王家梁说:“你如果要南下,口味上肯定要做一些变化,南北方口味上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
张莉莉赞同:“对啊,南北方口味差异很大,沪城那样一个南北人流交汇的地方,每个人的口味可能天差地别,要做到让大多数人都满意很不容易。”
王家梁点头:“正明你去参加全国烹饪大赛,应该已经见识过,国内各地口味上的差别很大,我跟你嫂子去了国外,才发现外国人跟我们口味上差别更大。”
说起在国外的经历,王家梁彻底打开了话匣子。
“师父,各位师兄弟,你们知道左宗棠鸡,这道菜吗?”
听到这个名字,让在场师兄弟们都是一愣。
冯正明倒是有听说过,还是前世的时候听说,但这道菜他没有吃过。
颜老师傅点头说:“听说过这道菜,应该是在国外的华人厨师创出的一道菜。”
接着颜老师傅聊起来:“这道菜,最早是一位姓彭的湖南厨师,去了宝岛之后,在宝岛开创出了这么一道菜,后来又把这道菜带去了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在那边开了一家叫彭园的餐厅,再后来这道菜便享誉全球。”
听了师父这番叙述,让包括冯正明在内的所有人都惊到了。
连王家梁和张莉莉都很惊讶。
张莉莉实际上算是出生在国外,不过从小也接受了不少中式教育,对中华也有着一份归属之情。
所以她才会独自一个人回国旅游,想亲眼看看父母的家乡。
结果就遇到了王家梁,两个人甚至是因为一道菜吵架认识的。
结果两个人算是不吵不相识,还真的产生感情。
张莉莉觉得王家梁厨艺很厉害,就想请他跟自己去国外,帮自己把家里餐馆经营的更好。
一开始去的时候,王家梁做了很多正宗的鲁菜,结果餐馆的生意反倒更差了。
甚至以前经常到张莉莉家餐馆的很多食客都接受不了。
后来张莉莉领着王家梁在国外不少餐馆吃了一圈。
让王家梁体验了一番国外不同的美食味道。
要不说王家梁算是冯正明之外,最被师父看好的徒弟。
王家梁同样是个很善于学习和改良的人。
和冯正明一样,王家梁从来就不是一个默守陈规的人。
所以他在国外对菜进行一些改良,用国外的各种调味料,调和出外国人喜欢的口味,做出很适合外国人口味的西式中餐。
一下子让张莉莉家的餐馆在国外火了起来。
左宗棠鸡这道菜,王家梁在国外做过很多次,还加入不少自己的想法在其中。
但王家梁和张莉莉也是今天听到颜老师傅说。
才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