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争奇斗艳的现场(2 / 3)

温,慢慢把鸡蛋清浸熟,这个过程里,要轻轻用铲子从锅底滑铲。

让鸡蛋清凝结后自己浮起来,并且在将要完全凝固前把鸡蛋清倒出。

沥油后,直接把鸡蛋清放进冰水中过凉。

之后用清鸡汤,加入焯好的菜心粒、龙虾肉片、蛋白。

用中小火慢慢去煨制,这个过程中,粤菜厨师全程没有动用炒勺和铲子,就是轻轻去晃动锅子,让锅中的蛋白、龙虾肉片和菜心粒与鸡汤融合。

最后还要勾上一个薄薄的玻璃芡汁。

完成后出锅,放在蒸好的水蛋上面,再把拆出来的龙虾壳摆放在一边。

这么一道菜出锅,也是给粤菜厨师争回不少的脸面。

原本现场已经有人开始议论,觉得港粤两地厨师做的菜都差不多。

但是从精致上说,还是港城厨师做的更加精致一些。

这道踏雪寻龙上桌后,一下子扭转了现场的评价。

大家也是纷纷感叹,粤菜厨师同样是非常厉害。

冯正明这边把猪蹄完成脱骨,接着是要对猪蹄进行一番处理。

尽量去除猪蹄上的异味,还需要准备牛肉和鸡肉泥,以及加入一些蹄筋。

把蹄筋加入在混合的肉泥当中去,再全部是加入一些葱姜料酒蒸熟定型。

之后再进行一个红扒,把猪蹄的表面和里面的肉泥烧入味。

先把做成熊掌造型的猪蹄摆在盘中。

再把红烧汁勾芡后,均匀的淋在表面上。

在冯正明烹饪这道孔府红扒仿熊掌的时候。

辽菜的厨师同样也在做一道仿熊掌的菜。

这是一道更加经典的菜,是第一届全国大赛上,获得状元的辽省厨师所创的一道菜。

名为兰花熊掌。

做法上和孔府的仿熊掌类似。

不同的是,辽菜厨师们是用模具,倒出了熊掌的样子来,然后再经过了蒸和烧。

最后在仿制熊掌的周围用雕花摆盘,装点成一种熊掌被兰花簇拥的样子。

当一道一道菜上桌,现场响起越来越多的惊叹声。

现场观摩的人无不为厨师们精湛的手艺惊叹。

尤其是受邀的侨胞和外国人。

过去他们对中餐多少带有一点点的偏见。

在他们大多数人的认知里,中餐就是他们在国外中餐馆见到的那样。

但是今天现场看到这样一场全国最顶尖厨师的比拼。

让他们见识到了,原来中餐是这样的美丽。

林茉莉再次忍不住惊呼:“真是太漂亮了,他们怎么能把菜做的那么漂亮啊?”

作为一个从小经常出入国外中餐馆,在外国长大的混血儿。

林茉莉觉得现场看到的这些菜,简直已经不像是菜了。

“他们做的都像是艺术品一样,这还真的是在做菜吗?”

司徒老先生笑呵呵回应:“他们就是在做菜,我们中华有句古话叫‘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说食物应该要精心去制作才可以吃。

可以说全世界没有人会比我们中华民众更懂得吃。

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林茉莉摇了摇头。

司徒老先生给出回答:“因为我们的美食是源自民间,是勤劳的人民在生活中去创造出来的。

就像是炒这个技法,全世界只有我们中餐里有炒这个技法。

这是因为对古代的平民百姓而言,他们没有很多的资源去做那些耗费大量油和调味料的食物。

但他们有会追求食物的美味,所以他们便创造了炒这种技法,用很少的油和调味料,把食材烹调出美味来。”

接着司徒老先生继续解释:“又因为炒是在很短时间里把菜做出来,为了让食材能够迅速成熟,并且也是便于入味,也就是可以少用调味料。

又在炒这种技法的基础上,逐渐让做菜的人磨练出更好的刀功。

可以把食材片到最薄,切到最细,或者是打上各种精致的花刀。

这一切都源自于百姓们在有限条件下,又要尽可能把菜做的美观、美味,源自于我们中华民族骨子里对美的追求。”

听了司徒老先生的这么一番话,真的是把林茉莉听得惊讶不已。

连林茉莉的母亲,和周围其他一些外国人也都听得是很惊讶。

当然,现场受邀的国人,在听到司徒老先生这番话后,心中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如今这个国外很多地方看起来都要强过国内的时代。

很多国人面对国外的一些人和事物,或多或少总会有那么一点点的自卑感。

这样一场全国烹饪交流大赛。

现场全国最优秀厨师们展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厨艺。

再搭配上司徒老先生的这番话。

让外国人惊叹,让国人重新在心底有了一份自豪。

为中华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