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定饥荒、浙江大风霾、南直隶大风霾、浙西大水饥荒。
南安地震、惠安地震、同安地震、京师蝗灾。
崇祯十三年的大明,风雨飘摇,一眼望去全是破败景象。
辽东边患紧张,内地流寇声势再涨。
万民军兵进南直隶,围困徐州,震动了朝野。
杨文岳也因此收到了崇祯的斥责。
徐州作为南直隶北部的重镇,不容有失。
归德府的沦陷,杨文岳尚且可以用还在行军路上作为托词,时间不足来解释。
但是现在徐州尽在咫尺,如果徐州沦陷,那么杨文岳头上的乌纱无论如何都是保不住了,而且永远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杨文岳在宦海沉浮多年自然也是清楚。
在经历了房村集初战失利之后,杨文岳便发出调令,征召山东各镇兵马入援。
而现在侯恂也已经进入了中都凤阳。
左良玉追逐张献忠一路往东,向着武昌园区。
在武昌的东面,正是如今气势如虹,连战连捷的革左五营。
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指向了南直隶。
一场足以影响这整个南直隶,乃至南国,甚至是整个中国的风暴正在南直隶蓄势待发。
历史上这一场风暴是在河南发生。
但是现在河南的民变因为陈望的原因暂时被压制了下来,逐渐趋于稳定。
风暴的中心已经是变成了南直隶。
襄阳的围城战还在继续,襄阳这座横戈在汉水的重镇,让陈望可以有足够的理由留在襄阳。
紫盖山,汉中军大营,中军望台。
陈望坐在麾盖之下,看着手中的文书。
这封是刚刚从汉中府内送来的文书。
“汉中府内旱情严重,降雨雨量比起去年少了半数,我离开汉中的时候汉水水位就已经是下降的非常严重了。”
陈功站在近侧,他的神情凝重,眉头紧蹙,向着陈望禀报着关于汉中府内的情况。
自崇祯初年开始,各地便不断的发生自然灾害,一年比一年频繁,一年比一年严重,一年比一年更往南面。
旱蝗灾害先波及的是陕西,而后逐渐扩大。
山西、北直隶、山东等地也开始出现了旱蝗灾害。
而后再到河南、湖广、乃至南直隶都被波及,汉中府也在灾荒影响的范围的之中。
“之前兴修的水利工程,还有挖掘的深井,各地卫所军民的生计保障倒是没有问题,只是今年的收成可能是很差。”
汉中府内如今的境况并不好,汉水一些小一些的支流甚至都为之而断流,只有汉水两岸土地受到的影响较小。
陈功看着陈望,对于陈望的高瞻远瞩也是更加的佩服。
当初陈望让人到各地兴修水利,蓄水挖井,花费了大量的银钱,他还觉得是在浪费钱。
但是现在看来,如果不是陈望一直坚持,只怕是这一场旱灾,便会在汉中府引发严重的灾害。
陈望放下了手中的文书,二十余万两白银的投入,终究还是有回报的。
只要渡过了崇祯十三年的旱灾之后。
此后百年的时间,汉中府都将不会再被旱情所困扰,后续也只是遭受水涝的威胁。
但是现在汉中府的水利工程修建的极多,根本不可能发生水涝。
崇祯十二年的时候,汉中府内陈望控制的田亩就已经是达到了一千八百余顷,这还不算沔县、兴安两处守御千户所下控的田亩。
当然,这些田亩自然不都是在卫所的名义下。
大部分的田亩要么是隐田,要么就是用其他的名义占据下来,基本都不需要缴纳赋税。
加上汉中府内各项产业,诸如矿山、林地、湖泊等等。
等到崇祯十四年,仅凭汉中府一地,便可以供养陈望现在麾下所有的兵马。
“今年灾荒严重,波及极广,根据监察所的汇报,山西、陕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地都发生了严重的旱灾,而且还伴随着极为严重的蝗虫灾害。”
“陕西的灾荒最为严重,市面上根本没有粮米售卖,陕西的战局似乎也受到了影响”
历史上,明朝国势急转直下的两年,就是崇祯十三年和十四年这两年的时间。
旱灾在崇祯十三年达到了顶峰。
河南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人多饥死,饿殍载道,地大荒。
山东连岁大旱,天下大饥,人相食,盗贼破邑城。
浙江嘉兴、绍兴旱蝗,诸暨旱。
甘肃大片旱区甚至发生人相食的惨状。
而陕西作为长久以来的灾区,受灾比起其他各地更为严重。
木皮石面食尽,父子夫妇相剖啖,十亡八九
这就是对于崇祯十三年时期陕西的描述。
“陕西的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