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握手都握累了(2 / 7)

,是吧,海洋?”他转头问了一声进来续热水的栗海洋,这才给李学武点点头说道:“就这么安排吧。”

“您说的是秘书长的司机韩建昆同志吧?”

栗海洋借着给李学武茶杯里续热水的工夫笑着乘坐道:“我跟他打过几次交道,感觉是一个特别沉稳成熟的人。”

“机关体制变革后,车队负责人是副科级待遇,”李学武犹豫着说道:“要不就安排在保卫处,或者车队小队长的岗位吧。”

“你看,我刚说完你。”

李怀德笑着看了他一眼,示意了栗海洋说道:“海洋都说这是一个沉稳成熟的同志,你怕啥?”

“知人善用,要过得了别人那一关,也要过自己这一关哦。”

“我知道了,谢谢李主任提醒。”

李学武点点头,笑着说道:“看来我还是要加强学习啊。”

“谁不需要加强学习?”

李怀德换了个姿势,坦然地讲道:“只要在工作岗位上,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啊,是不是,海洋?”

“嘿嘿——您说的对。”

栗海洋轻笑着点头,续好了热水便转身出去了。

李怀德则是又问起了中医药产业的安排和意见。

“仅凭借对产地资源的掌握,还不足以支撑相关产业的发展吧?”

“您的考虑确实很对。”

李学武收敛了笑意,认真地回答道:“咱们厂在边疆、吉城以及京城所掌握的中草药产地资源并不是很全面、丰富。”

“所能依靠的还是强大的中草药深加工和对外贸易资源。”

他较为谨慎地汇报道:“但可以站在中草药产业化,全局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上考虑,提前布局、科学管理、发展外贸,这就是优势啊。”

“产地、加工、销售,恐怕也只有在这个时期才有机会掌握整条线啊,”李学武轻声提醒道:“况且现在的药物种植、处理和秘方都……”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老李已经懂了。

“主要还是配套食品加工厂,充分利用与红星公社和卫三团的合作机制,重点开发密云山区的土地资源……”

老李翻看着委办提交上来的产业发展计划书,一边读着一边思考着,同时听着李学武的介绍也不住地地点着头。

他对业务的敏感性不高,但他知道李学武做主投资的几个项目至今还没有出现败北亏损的局面。

如新型汽车和无人机项目,这样投资的无底洞也都有其他冤大头来负责,红星厂投入的资源和资金其实并不多。

谁让李学武能忽悠呢。

“《百草堂》这个名字……”

看到这里,老李又有点迟疑了,抬起头看了李学武问道:“会不会有点……要不要叫红星百草堂?”

还得是老李啊,总能想出往顶级大红袍茶水里兑星巴克的主意。

“还是您考虑的周到。”

李学武简单思考过后认真地拍马屁道:“我只想着保留原有的百年企业的名气了,忽略了关键性的问题。”

“这些还谦虚什么——”

老李笑着放下了手里的材料,撑着椅子挪了挪身体,看着他说道:“你一定有你的考虑,我说的也不一定全对。”

“不过嘛——”他迟疑了一下,挠了挠日渐稀疏的头顶说道:“既然计划里已经确定了要重建内地医药销售新格局,那还是要谨慎一些的。”

“红星百草堂,红星百草堂……”老李自己念叨了几句,琢磨了一下,抬起头看向他笑着问道:“听着还算顺耳吧?”

“我觉得可以,”李学武也是笑了起来,说道:“考虑到要做对外贸易,是不是在药物包装上将红星做简化或者弱化处理?”

“这个我不懂,你们看着办。”

当谈及到具体业务问题的时候,老李表现的十分果断,不懂就是不懂,不能装懂,否则被打脸的还是他自己。

就连确定品牌名称他都要充分考虑李学武的意见,更何况是业务呢。

“也是计划中提到了,”他点了点手边的材料说道:“要在全国范围内重建《百草堂》的销售市场,我才考虑到了认可度的问题。”

“您说的对,”李学武点点头,认同地说道:“是要全盘考虑。”

他琢磨了一下,讲道:“在京城、吉城和乌城建设中草药种植和研究基地,依托京城的食品加工厂生产能力,稳定产销基础。”

“药店的话——”李学武想了想,说道:“百草堂的根基在南方,京城有十七家店面,津门、冀省大概有不到四十家。”

“既然要做,就不要含糊和犹豫,”老李很是果断地讲道:“不要盯着一个《百草堂》嘛,千草堂、万草堂收它一批,全部更新为一个品牌,就像你说的,趁这个时间好。”

“以收购和兼并代替销售渠道的建设和扩张吗?”

李学武微微皱眉思考了一下,提醒道:“就算咱们跟京城中医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