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没事,下辈子注意点(2 / 7)

秦京茹却真是送佛送到西的感受,赶紧给大小姐关车门子。

等再回身,见李学武才出门,不由得埋怨道:“您就知道我怕这个是不是?”

“什么话这是——”

李学武笑着给车里的闺女招了招手,说道:“我闺女多可爱,怕什么。”

“原本我也觉得闺女贴心,”秦京茹抿了抿嘴角,气呼呼地往院里走,嘴里嘟囔道:“现在我决定了,说啥都得生儿子!”

“听见了吗?”李学武上车后,对着回头看的韩建昆提醒道:“你得努力了。”

“我还是喜欢闺女。”

韩建昆苦笑着摇了摇头,而后启动了汽车。

大院这边的小孩是比家里多,跟李姝年龄差不多的就有好几个,根本不缺少玩伴。

同海运仓的一家一户相比,一座大院十几户、二十几户再常见不过,孩子也是一茬又一茬地生。

其实计划生育的政策有了,执行的并不严格,只是一种倡议和倡导。

在干部家庭,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属于菁英家庭的观念里,生育两三个可能就够了。

但在胡同里,尤其是知识层面,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满足要求较低的家庭里,孩子是有了就要的,很少会做防护措施。

甚至有的家庭会养育七八个孩子,这在单职工家庭里并不少见。

老观念和传统观念,对人丁兴旺的追求比大富大贵要靠前,一家有七八个儿子才是最牛哔的存在。

要是生了七八个闺女可就麻烦了。

你也别说家里有皇位要继承咋地,非得要个儿子。

还真是有位置要继承,工人家庭的子女一般会得到一到两个的进厂名额。

在这个念叨,进厂就等于铁饭碗,比进机关单位还要让人羡慕的存在。

之所以强调要儿子,在老一辈的观念里,如何都不能同闺女和女婿生活在一起的。

看大院里的住户,李学武这一茬孩子不多,那是因为生多了养不起,生出来也多半要饿死的。

但到了李姝这一茬就要成井喷式爆发了。

按照经济调查结果显示,从去年开始,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开始稳步提升。

粮食、肉、蛋、奶等食品和副食品的供应有了比较大的进步,至少不会再出现饿肚子的现象了。

当然了,你要说家里七八个儿子的单职工家庭,难免的要为粮食生计发愁。

李学武以前还不觉得这胡同里的孩子多,一走一过也没太在意。

直到有了李姝,有了李宁,李姝也长大了,要找小朋友一起玩耍了,他这才后知后觉。

街坊邻居家里的小孩子也记不起来是什么时候生的了,好像是一瞬间就有了,还跟自己家孩子玩一起了。

“大娘——”

李姝眼睛可好使了,心眼也好使,见着赵雅芳抱着李唐站在院里,主动叫了人。

赵雅芳最稀罕她了,从小都当亲闺女似的。

见爷俩进了院,便招呼道:“刚晴天啊,还有点凉呢,咋不穿多点呢?”

“不冷——”

李姝也不等爸爸回答,抢着接了话。

一进院她就不想让李学武抱了,挣着劲儿要下地自己走。

可李学武着急上班,真依着她,从大门口到家门口,还不得走五分钟去啊。

“得了,闺女就交给你了啊!”

李学武连屋都没进,把闺女放在大嫂跟前便摆了摆手,道:“早晨有个会,我得先走了。”

“这也太忙了——”

赵雅芳好笑地对李姝说道:“完了,你爸爸不要你了。”

“哎——没办法——”

李姝抬起小手,学着妈妈的动作整理了脸上散落的头发,故作无奈地说道:“我爸现在是秘书长了。”

“哈哈哈——”

大魔王的做作表情一点都不讨人厌,反倒有着人小鬼大的可爱劲儿。

赵雅芳笑着问道:“你知道啥叫秘书长啊?”

“不太知道,小姨说的。”

李姝蹦跶了两下,看了奶奶家屋里,说道:“反正就是比以前要忙了,我也不知道他都在忙个啥。”

“那等你爸爸回来了,你好好问问他。”

赵雅芳开了屋门,带着小丫头进了屋,教给她说道:“你就说,你都忙啥嗫,都没时间陪我玩了。”

“嘻嘻——”

李姝顽皮地一笑,自顾自地开始脱了外面罩着的小棉袄,噔噔噔地跑进屋里开始翻找玩具。

她的玩具家里都搁不下了,分了一部分给李唐,但在她的意识里,李唐的就是她的,所以玩玩不过份。

嗯,她的玩具还是她的。

——

“秘书长,领导问了用车的事。”

梁作栋在三楼遇到了李学武,便主动过来打了招呼。

“包括苏副主任、张副主任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