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楼梯上,二楼的大厅有一堵墙消失了,被改成了大门。
庄苍舒苦笑着说道:“没办法,旧楼改造,只能将就着用,想到哪就做到哪了。”
“嗯,挺好的,思路打开了。”
李学武上了楼梯,走进发布会展厅,看着成排的木制座椅,以及靠着墙边摆放的长桌,最里端搭起了半米高的台子,上面是几款新车。
“早知道就收个电影院好了,是吧?”
他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咱们啊,都是马后炮,干工作没有全面的思维能力。”
“电影院就太远了——”
庄苍舒知道领导这是自谦呢,他立即就领会了这份意图。
他笑着建议道:“等建新楼的时候,我一定想着要一套展厅。”
“嗯,不用你想着了。”
李学武迈步往里走,边走边说道:“亮马河工业区在建联合工业大厦就有。”
“配套建筑,法国人设计的工业展览馆,足够你们用的了。”
“是在京城吗?”庄苍舒惊讶了一下,而后点头道:“也可以。”
“在京城比在津门合适。”
李学武知道他在想什么,强调道:“亮马河工业区的地方大,想建多大建多大。”
“津门这一块儿建不开不说,就算是建了也可惜,”他回头点了点庄苍舒,道:“这里未来要建大厦,纯商业的大厦。”
——
“这么早就下班了?”
吴淑萍一进院便从窗子里见到了李学武的身影。
心里有了莫名的欣喜,进屋后笑着招呼道:“我还以为你得吃完饭才回来呢。”
“都在忙,不方便。”
李学武折好了手里的报纸,抬起头看向她笑了笑,说道:“最近很忙啊。”
“开春,活儿正多的时候,”她脱了身上的大衣,露出了浅粉色的毛衣,鼓鼓的。
“我也是刚从对面回来。”
她走去了卫生间,一边洗着手,一边说道:“我听说有领导来了,就知道是你。”
“去看了看展厅就回来了。”
李学武低下头继续看起了报纸,嘴里没在意地解释道:“我在哪他们还要忙。”
“感觉身不由己了吧?”
吴淑萍洗了手,走出来笑着说道:“到哪都被围着,紧张着,话都不敢乱说。”
“还是你懂我啊——”
李学武轻笑着开了个玩笑,道:“要不说以前的皇帝都讲自己是孤家寡人呢。”
“嗯,还真是这个理。”
吴淑萍抿着嘴唇点点头,拎了茶柜上的暖瓶给他的茶杯里续了热水。
“杨召从钢城搞了条船过来,就停在对面的码头上,专做经销的业务。”
“他胆子大得很——”
李学武嘴里是这么说,可表情却早就知道的样子。
“在港城见过世面的就是不一样啊。”
“所以你打算把他们轮流送去港城?”
吴淑萍也给自己倒了热水,捧着茶杯坐在了他的身边。
“你就没担心过,撒出去的种子成了蒲公英,一去不复返了?”
“怕——怎么不怕?”
李学武看着报纸上的文章,嘴里一惊一乍地说道:“所以我都还在考虑要不要这么做呢,万一亏了怎么办。”
吴淑萍听出了他话里的调侃,知道他是故意逗自己玩呢。
她撇了撇嘴角,道:“海鲜这个月恢复供应,电器产品可能要收一收了。”
“嗯,京城那边跟我说了。”
李学武抬起头,看着她说道:“欲速则不达嘛,电器不着急,还是以海鲜为主。”
“你说,做文体、文艺用品可不可以?”
吴淑萍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建议道:“既然你们手里有这个资源,为啥不利用这个渠道进行拓展经营呢?”
“可以啊,怎么不可以。”
李学武放下手里的报纸,端起茶杯说道:“这条渠道才刚刚开始铺,文体和文艺用品其实早就在做了,不过规模很小罢了。”
“各机关的文具纸张、体育用品等等,其实消耗很快的,关键是渠道和门路。”
他指了指茶淀的方向,道:“咱们的渠道还很稳呢,你既然有这个想法就做好了。”
“我也是这两天才想起来。”
吴淑萍双手捧着茶杯放在膝盖上,解释道:“我看贸易管理中心用的文具纸张就是京城一监所的。”
“黄干的功劳——”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他现在负责司院的后勤经济,今年可能要动一动了。”
“后勤处处长?”
吴淑萍点点头,了然地说道:“有这方面的渠道和能力,没道理不进步的。”
“不仅仅是这个,”李学武放下茶杯,介绍道:“京城司院有几处不在京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