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未来(4 / 7)

是睿智的额,至少在处理这件事上,任晓宇是站在韩殊这一边的。

如果透过韩殊的家世看待这个问题,董文学是要做深刻检讨的。

但有韩殊的理解和忍让,有他自己的幡然悔悟,韩殊娘家人也只当两口子好比什么都好。

韩殊的父亲是老军工了,被誉为轻兵工之父,也是五五年第一批拿中字衔的干部。

更是在外事部门工作多年,很有高风亮节。

最让任晓宇佩服的是,他能急流勇退,于前年,也就是六五年就以身体原因退休在家了。

且不知韩殊的父亲才六十岁,自幼身体强壮,武艺高强,主动退下来,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他是从小听着这些长辈,看着这些长辈做事的,对他来说,这是生活,也是学习的过程。

所以对李学武这样年轻但不跳脱,沉稳大气,懂得容忍和为人处世的青年他就很欣赏。

两人点了烟,就在办公室里的沙发上坐了。

任晓宇抬手示意了李学武问道:“前些天文学回来,你怎么没来家里?”

“他忙,我也忙”

李学武苦笑一声,随后微微摇头道:“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在单位聊过了,不忍再去家里占用韩老师的时间”。

“呵呵呵~”

任晓宇轻笑出声,看着李学武说道:“你倒是能体量他们,我跟你大姐真没想这个,蹭了两顿饭”。

“谁让你们离的近呢”

李学武抽了一口烟,道:“小宁现在动不得,我自己一个人去又不方便”。

任晓宇微微点头,表示理解了李学武的意思。

其实他也懂,当初董文学和韩殊的矛盾,是李学武被动地帮忙解开的。

夫妻床头打架床位和,中间劝架调解的工作其实并不好干,容易尴尬。

尤其是李学武的身份,即是妹夫,又是学生。

当时两个人可能需要这么一个关系亲近的人来居中协调。

可和解之后,再面对李学武的时候,无论是董文学还是韩殊,可能都有些不好意思,或者是尴尬。

如果顾宁在,或者其他家人在,这件事也就没关系了。

可李学武一个人如何也不好单独去董文学家的。

“过年不放假,他跟我说的”

放下叠着的腿,任晓宇弹了弹烟灰,说道:“你给金陵打过电话了?是说不回来吧?”

“我妈可能要等小宁生产后回来”

李学武介绍道:“我爸一定是回不来的,我也不想他这个时候回来”。

“嗯,确实”

任晓宇点了点头,看着李学武问道:“有没有什么困难,听说你最近挨欺负了?”

“呵呵~”

李学武笑出了声,对他说道:“您可真能装糊涂啊,这都几月份了,要不再过段时间问?”

“我这不是为了你好啊?”

任晓宇微笑着说道:“我还说呢,咋么冷不丁的惹了这么大的麻烦出来,没想到你玩的是翻墙撤梯子”。

“您高估我了,我可没那份心计”

李学武苦笑摇头,点了点烟头,道:“因缘际会罢了,走一步看一步,他掉坑里跟我没多大关系”。

“嗯,行,有定力,有魄力”

任晓宇看着他点了点头,微微眯着眼睛问道:“看来你是知道对方是谁了”。

“八九不离十,就那么几下子,用脚趾头扒拉也算出来了”

李学武没在意地抽了一口烟,烟雾萦绕眼前,微微眯眼问道:“我爸给你打电话了?”

“是我给他打的电话,也怕他不了解情况”

任晓宇看着李学武长舒了一口气,道:“你应该主动给金陵说这件事的,咱家再不济,也不至于让你受这份委屈”。

他有些不忿地说道:“真是老太太吃柿子,专挑软的捏,看咱家不顶事了”。

“不至于的,多大点事啊”

李学武看得出任晓宇是真的关心自己,宽慰道:“我自己处理还方便些,麻烦我爸倒复杂了”。

“你倒是看得开”

任晓宇笑着看了他,道:“丁阿姨心疼你,说是要回来找有些人算算老账呢”。

“千万别,不值当”

李学武摆摆手说道:“从始至终我都没想着搀和这件事,更不会站出来接招,有能耐这盘棋就慢慢下”。

“嗯,倒是跟顾叔叔想一起去了,他很支持你,说这是难得的一次锻炼”

任晓宇抽了一口烟,道:“不过该算的账总是要算清楚的,不然真叫人家以为咱们家没人了”。

这么说着,他将烟头在烟灰缸里点了点,叮嘱道:“你放心大胆地干,咱们不惹事,也不怕事”。

李学武被他说的苦笑连连,他是真没想过要站出来搞什么事的。

就算是案子牵扯出了大麻烦,他也从未想过矛盾化,或者激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