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众人接回去。
岛上有啥好玩的
也就是那么回事,本地人自然没稀奇的,可对于北方来的旱鸭子,这就很不错了。
当然了,岛上是有基础生活设施的,还有个小型疗养院,可以承担众人两顿伙食。
后勤人员安排的,两顿都有海鲜。
中午的是海鲜正餐,渔民早上出海打捞回来的,绝对新鲜。
早上的一餐就很简单了,米粥海货而已,吃个新鲜。
今天的主要行程是看日出、赶海、吃早饭、看景观,上午到下午剩下的时间自由行动,中午按时吃饭,下午按时集合就行。
当然了,自由行动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保证十个人以上的行动,还不能深入海边礁石,更不允许下海远泅。
其实不用说大家也不会玩命的,都是北方的旱鸭子,就算是会水,那也是游泳池选手,在海里不是那么回事。
小年轻们叽叽喳喳的跑在前面去看日出,李学武陪着李怀德和景玉农两人走在后面闲聊着。
话题还是离不开这些天的工作内容,两人也是借这个机会互相通报一下工作的进展。
到了他们这个层面,真正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工作了,也是为啥一些老干部离休后会产生不适应的情况。
李学武一直都在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不愿意把工作带到生活里去。
可一入江湖深似海,转头已是浪中人。
他是管委办的副主任,这一次的展销团队的三把手,负责很多业务都要跟两位领导协商。
尤其是昨天谈判的细节和必要结点,今天是放松,可也正想利用这种放松心情的时候说出来。
三人在沙滩上走着,身后跟着三人的秘书,坠在整个人群的后面,好像压阵一般。
等到东方出现鱼肚白,大家也都来到了礁石摊,正好站在大石头上面看海看日出。
也不知道谁起的头,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曲再一次响起。
这个时候也就这么几首歌能唱,大家唱的也不是歌,是团结,是兴奋,是快乐。
歌声穿透晨雾,迎来了第一缕金色阳光。
海上的日出为啥美,那是因为红日更红,景色更美,美的纯粹。
这个时候大家都不再歌唱,不再喧哗,只是感受着这种意料之外的美。
只等心灵好像经过洗礼一般,视觉也疲劳了,这边才又有了笑闹声。
排队照相的,脱了鞋在海边捡螃蟹的,还有走进水里感受海水清凉的。
所有人心中都有一首诗,可是不敢咏唱,就是曹操的观沧海。
倒也不是怕有什么影响,而是这首诗太大了,一般人还真不敢站在礁石上朗诵出来。
这个年代里,大家都是羞涩的,不愿意表现个人,更在乎集体。
所以看着大家胸口起伏,脸憋得通红,李学武也是觉得好笑。
精神上的把控超过一定限度就成了枷锁,让人不敢说话,不敢表现自我,可能是这个时代最无奈的选择。
自由行动来的比预期要更早一些,在赶海的时候大家就各自为战了。
这岛上又不是无人岛,安全没有问题,保卫们都在,李学武早早的就陪李怀德他们去疗养院吃早饭了。
李怀德年纪不小了,至少不是小年轻了,身体素质不允许他半夜起来折腾这么长时间还能去海边玩耍。
可能在这个时候的无奈,让李怀德更加的怀念和留恋年轻的身体。
得不到的永远在臊动嘛
自由行动带来的结果就是,早饭吃的稀稀拉拉的,一会儿回来一拨,不叫都不回来的那种。
等太阳升起来了,众人又约着去看风景,去山上看港城。
年轻人总是有着使不完的青春与活力,李怀德和景玉农可不想搀和这些体力活动。
倒是把李学武舍出来了,指示他带队出去玩,要到群众中去,做好组织工作。
李学武由着周小玲等人的拖拽,笑着一起去爬山了。
在岛上还能爬山
一点都不稀奇,这山还不算矮呢,体力不好的真爬不上来。
当然了,这里是成熟的疗养区和生活区,爬山的途径很成熟了。
周小玲和李雪在后面呿呿呿的不知道在说啥,张松英凑到李学武身边说了会儿子酸话,又不敢真的停留太长时间。
李学武好笑地看着张松英噘嘴不满,没在意地同众人一起玩笑着。
出来玩就是开心的,真板着个脸,严肃着神情给谁看
这里是山上,又不是会场,真没有放松的时候了
看了炮台遗址,看了以前的古迹,瞻仰了历史风光,最后还串换着望远镜看了远处的港城。
好奇,疑惑,又满心羡慕,可在看过之后要表现出冷眼和漠视,李学武也说不上,形容不出来他们是什么样的心境。
可能得等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后,他们登上对面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