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不小啊~(5 / 7)

朱小林微微皱眉地点点头,道“我明白了,你们是把汽车制造整体工艺切割开了,只搞其中的一部分,对吧”。

“就是这样”

李学武点头道“发挥自己的长处,规避自己的短处,不然这个车我们是绝对搞不出来的”。

“是了,是了”

朱小林终于明白了,联合企业里的汽车配件厂是绝对满足不了一整台车的工件要求的。

他原先还在想,轧钢厂到底是发什么疯,要搞这么大的工程。

一整条汽车配件生产厂建设下来,轧钢厂砸锅卖铁还行。

可那样不就是本末倒置了嘛

后来他们合计了,可能是把配件厂跟他们这样的工厂合作搞,减轻压力。

这会儿听李学武解释完,恍然大悟,原来轧钢厂比他们想的还要激进。

那就是甩开一切可以交给其他工厂代生产或者采购的零部件,自己只搞核心,搞不定的就合作关键部件。

轧钢厂有着完备的工业生产基础,搞发动机和底盘制造当然没问题,搞车体冲压和焊接也没问题。

但要他们搞车内部件装备就有问题了,毕竟他们没办法自己搞海绵、搞轮胎、搞胶管、搞轻量化部件嘛。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把化工厂拉过来搞合作,简单的问题简单办。

联合办厂思路很清奇啊,这类部件都会成为汽车的赋值功能,跟核心技术一样,会是提升竞争力的手段。

剩下的那些无关紧要又能通用的部件生产起来不值得,管理又麻烦,全都抛开,造车就真的简单多了。

别看轧钢厂手里捏着的都是大件,但大件的生产成本并不高。

反而是那些螺丝和电线什么的,那个才是高成本,生产的数量越少成本越高。

换句话说,技术都在大件上呢,技术占比越高的产品,成本越低。

一台车成本如果是一千元的话,那轧钢厂负责的成本可能就两百,合作的成本不到一百,剩下的都交出去了。

朱小林现在明白了轧钢厂的造车手段,也就明白了李学武为啥说是小产品、小投资了。

明白了小投资,他也就明白李学武为啥说是小工厂了。

一个个投资小,规模小的工厂能拼起一个大项目。

李学武示意了朱小林说道“未来轧钢厂的汽车工业一定是要跟化工厂展开更多合作的”。

“包括采购化工用品,胶管、轮胎、防冻液、润滑油等等”。

说到这里,李学武又笑着道“轧钢厂正在全国各地选址,建设办事处,其中伴随着的就有汽车销售点和服务点”。

“跟化工厂的合作可以是长久的,这些产品都是汽车在使用中会消耗的”

李学武扫了化工厂众人一眼,自信地笑道“长久的小生意坚持做下来,那就是了不得的大作为了”。

“哈哈哈”

朱小林笑着点点头,道“言之有理,说得好,李副书记有见识啊,也有谋划”。

“以小见大啊”

朱小林感慨道“化工厂当年也是如此啊,从生产小瓶装的化学试剂供给学校实验开始,到现在的亿万产值”。

李学武吹完牛哔刚想端起茶杯歇口气,没想到被对方一记凡尔赛给撞了个够呛。

码的亿万产值了不起啊

我们轧钢厂有一万六千人

化学界的托拉斯就了不起啊

我们轧钢厂有一万六千人

四分厂、多个小厂了不起啊

我们轧钢厂有一万六千人

打起来也是我们三个人打你们一个,有什么好嚣张的

朱小林是有嚣张的本钱的,他也听不得别人在自己面前吹牛哔。

虽然轧钢厂这一次吹的很6,又是造车又是造船的,但他不在乎,他们化工厂依旧是行业顶尖。

况且吹的6不管用,得拿出实际的产品来。

京城化工厂是不生产轮胎的,但他们有防冻液、润滑油和其他橡胶制品。

所以李学武说的加深合作,持久经营并不是吹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朱小林微笑着看向李学武,看向轧钢厂众人,挥了挥手,连同化工厂的人也一起包括了,道

“正因为有像你们这样的对组织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产品负责的好同志,好干部们的积极努力下,工厂才会有大发展,大作为”。

朱小林最后看向李学武说道“你们的汽车就要造出来了,到时候可一定要邀请我去看看啊”。

说着话轻轻拍了拍沙发扶手,道“这是咱们工业人共同的梦啊”。

“这是当然”

李学武笑着说道“到时候还希望获得咱们厂的大力支持啊,采购咱们自己的小汽车,争气车”。

说完看向冯行可等人道“咱们是对合作伙伴有采购优惠的吧”

“是的”

销售处处长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