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儿女情长(6 / 7)

就看闺女这股子狠劲儿,就看这出手的速度,好像距离淑女越来越远了。

早饭过后,李学武目送了顾宁上班,自己也是坐在客厅了听了一会儿收音机里的新闻,这才等来了沙器之。

“处长,今天炼钢厂的杨副厂长回来,约您中午见面的”

车上,沙器之在汇报完今天的行程过后,特意叮嘱了这个事情。

李学武点了点头,眼睛看向窗外,心思却是飘到了钢城去。

闻三儿那边进展的还算是顺利,过去的几人都安排在了关键的位置锻炼着。

张万河虽然有些不满意李学武的这些调动和安排,倒也只是嘴上说说,在行动上很是配合。

炼钢厂那边,老师董文学正在执行他们一起定下的计划,项目进展顺利,算是率先迈出了变革的第一步,给轧钢厂做了一个好例子。

一切都很顺利的外表下,却是埋藏着李学武心忧的难题。

李学武早就发现了老师的困境,那个服务员的事情一直都在让于德才监视着。

可山高水远的,于德才也仅仅是通过炼钢厂的旧关系打听着,真要动用人手去盯着,董文学那边也是不乐意的。

再有就是炼钢厂的人事架构,几个副厂长都不是一条心,背后都有着各自的关系网。

能配合董文学不全都是因为董文学的人格魅力和工作能力,这里面也有轧钢厂一力支持董文学的原因。

如果有一天,轧钢厂的人事结构或者权利意愿发生了改变,那董文学的处境又该如何呢。

天下的事情不能都是一个人做的,李学武虽然忧心钢城,但也是不好直接出手去帮老师做事的,别说老师不愿意,就是钢城的本土派也是不愿意的。

周一杨宗芳就打来电话,说是周三回京述职,约了李学武中午在轧钢厂谈事情。

能约在轧钢厂,又是他跟领导谈话结束后的时间,李学武大概也能明白杨宗芳的意思。

杨宗芳是李学武提议安排去的炼钢厂,算是跳出了纪监框架,迎来了进步的快车道。

他是很感念李学武的人情的,也愿意同李学武这样的资深潜力股处朋友。

但他是书记一手提拔的,又是承担了轧钢厂组织上的重任,协同董文学整肃炼钢厂的纪律,恢复炼钢厂生产秩序。

杨宗芳对李学武的印象很好,对董文学的印象更好。

董文学是轧钢厂少有的学院派,有很深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水平,轮职过很多部门,有很高的管理才能和水平。

对于这样的领导,杨宗芳自然是愿意配合的,加上轧钢厂对于炼钢厂的整体要求,前期两人的配合很是默契。

但杨宗芳这个人在纪监部门待的久了,身上自然带着一股子锐意,眼睛里容不得沙子。

在陆续听到有关于董文学的一些传言后,本着对同志认真负责的态度,杨宗芳侧面了解了一下董文学的个人生活问题。

可了解到的结果并不乐观,至少在他看来,董文学是做错了事的。

这在同李学武一见面后便表现了出来。

中午,杨宗芳在同几位主要领导谈过话以后,约了李学武在招待所的花园休息区里坐坐。

秦淮茹的脑子确实是够用的,加上张松英这个臭皮匠,两人在风景秀丽的花园里安置了几处休息区。

树荫下,圆石桌,两杯茶,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确实惬意。

用过午饭,李学武由着张松英引着来了这边,杨宗芳却是已经将茶沏好了,就等着他了。

“杨副厂长等了好一会儿了”

张松英也是能说会道的,笑着同杨宗芳打了个招呼,端了茶壶给李学武两人的杯子续了茶水。

也不等李学武开口,放下茶壶后,又对着两人客气道“这边的休息区也是刚弄好,恕招待不周了,二位领导先喝茶,我去洗些水果来”。

说完便鸟鸟婷婷地迈步离开了。

杨宗芳一直都没有说话,眼神观察着张松英,也观察着李学武。

但见张松英离开,而李学武的眼神愈加的玩味,杨宗芳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人之常情也”

说完这一句,杨宗芳却又是懊恼又是无奈地叹道“但总要有个底线的吧,难道非要闹个人间皆知,满城风雨才好”

李学武知道杨宗芳这一上来就开喷不是对着自己来的,抬手示意他饮茶,自己也是端起茶杯道了一声天热勿躁。

杨宗芳自然不会冲着李学武开喷,但他又不得不跟李学武说这个。

董文学之于李学武是个什么样的身份,杨宗芳最是知道,当初董文学和李学武两人在保卫处的那一番作为明显就是关系亲近的样子。

至于说什么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杨宗芳是信也不信的,这机关里叫师傅的还少了

再去车间看看,师傅和徒弟反目的不要太多,无非就是利益关系。

要说董文学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