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那丫头一个人在家行嘛”
李顺坐在副驾驶有些害怕,用手抓着车门框上的扶手,却又对海运仓那边担心着。
也许就是为了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不要去想这没有门的车在路上飞驰着。
李学武也发现了父亲的紧张,稍稍放缓了车速,笑着安慰道“您不用担心,我开车很稳的,不会出事的”。
李顺瞥了儿子一眼,却是对儿子的安慰表示了怀疑。
可一想到家里,便又提醒道“你这车弄的是不是太多了”
李顺微微皱眉道“这一台,家里还一台,还有一台卡车,你可得加点小心啊”。
李学武挠了挠脸,他怎么觉得父亲的话是话里有话呢。
不过转念一想,父亲说的应该不是自己想的那个意思,应该说的是车多了有影响的事。
“知道了,回头儿我跟彪子说一下啊,注意一点儿”
李学武点了点头,答应了一声,随后又看了父亲一眼说道“海运仓那边没事的,她又不是小孩子,有她在我还放心些”。
说实话,海运仓那边的安全全靠邻居之间的默契和远离大杂院的环境。
就李学武他们这样的胡同窜子,离的近了准给你祸祸喽不可。
海运仓老早以前就是仓库,躲着居民区建的,那片别墅在建的时候也是可着静谧和典雅的环境。
现在居住的也都是些有身份的人,更没有调皮捣蛋的在周围闹。
所以住在那边虽然邻居之间的感情很浅,甚至说没有。
但互不打扰的这种相处方式也很叫顾宁感觉到舒服。
即便是左邻右舍的见着面,最多也就是笑着点点头,表示认识了。
李学武在海运仓那边还是有些珍贵玩意的,有个人在家总比一晚上没人的强。
就是不能让人摸到自己的行动规律,习惯,也是破绽。
李学武也想着了,过段时间实在不成就跟院里养条狗。
或者他不在的时候安排个人在那边,防着点乱的那段时间。
至于父亲所担心车的问题,他有想过的。
一个是周围的邻居们都习惯了,也不是勐的多出来的,没什么揪着这说道。
二一个便是那两台车的车况都不咋地,外表看着破破造造的,跟随时要散架掉零件似的。
三一个便是经营,回收站的买卖不仅仅是要经营的,这人脉关系、邻里口碑也是要经营的。
回收站在这一点上倒是做的很不错的,尤其是叶二爷带着、教着,遇着什么人说什么话。
包括于丽她们在内,收废品的小孩子们也都是学着说话,学着做买卖。
光是院里的车就救了多少人的命,四合院这边是没人会说道的。
至于外面的,从去年冬天开始,李学武便叫老彪子带着小子们帮着街道扫雪,帮着孤寡老人收拾院子。
一直到现在,老彪子还在坚持着做这些事儿,因为他尝到这里面的甜头了。
无非就是带着人清理下垃圾,收拾下卫生,有的时候再把倒了的墙重新砌一下。
最多的可能就是给搬家具送家具了,无论是收也好,送也好,倒座房的这些人都尽量不叫人搭手。
再有一个,他们是收破烂的,跟各家各户的老头、老太太们打交道最多了。
嘴甜、能干、穿的破,卖惨、多笑、不要脸。
只要记住这些关键点,这胡同里最有话语权的那些老头老太太们没有说他们不好的。
谁还没有个老的时候,赶着这些好孩子还不都得夸着赞着
但凡有说回收站的人不好了,这些拄着拐棍的孤寡老人就不让了。
这名声好了,街道多次表扬了,回收站的人缘也交下了,买卖好做不说,关键是回收站的群众基础有了。
只有让买卖成为群众默认的、习惯的才是最稳定的、最安全的。
就说这主动给老彪子介绍对象的就有多少,都是热心的老太太和大妈大婶啥的。
当然了,鉴于老彪子的本身条件,和街坊邻居们所认为的回收站的条件,给介绍的也都不咋地。
老彪子也是痛苦并快乐着,一边忙于应付邻居们的好意,一边苦苦周旋于中戏和中财之间。
当李学武他们到了四合院的时候老彪子还没回来呢,许得半夜了。
山上的青菜下来不少,再说还有些零散打的肉食和皮子,这些东西山上不好处理,老彪子却是照单全收。
“跟着去了学武那了”
众人到院的时候正巧赶上姥爷站在院里,沉国栋他们早都卸完了车,跟那边过称入库呢。
“赶上了”
李顺跟丈人应了声,笑着把李姝接了过去。
大姥笑看着大家下车,又接了李学武递过来的烟,摆手拒绝了李学武点烟,道“不抽了,就要吃饭了”。
李姝见着又回到了熟悉的家,小手指着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