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薛明觉被是被扶着出来的。
唐挽挽也说了,这是给他一次公平的机会。
薛明觉很想扇以前的自己几巴掌,多什么嘴,提什么公平
要早知道唐挽挽有这手段,他还自取其辱做什么
什么被打了,还是他要求被打的,说出大天去,也是他没理。
扶着他的人是张子明。
张子明虽然也打伤了,但也就一开始的时候受的伤,后来被唐挽挽指点,就压碾了薛明觉。
两人因为打了这一架,倒是惺惺相惜起来,关系倒比以前好了许多。
薛明觉问道“你怎么不说唐挽挽这么厉害”
张子明抬眸“我没说吗”
薛明觉想了想,摇头。
没说,他可以肯定,张子明从来没有说过唐挽挽有这手段。
要是说了,他还能记不住
又怎么可能会自取其辱
他又不是有病。
张子明“我肯定是说的了。”他是唐挽挽吹,恨不得把唐挽挽介绍给所有人,告诉所有人,他的挽姐有多厉害。
阿锋可不就是这么诚服的挽姐嘛。
又怎么可能会不跟死对头薛明觉说
肯定是薛明觉自己忘了。
薛明觉咬牙切齿“你就是没说。”
张子明抬着下巴,高傲道“就算我没说又怎样我凭什么要告诉你别忘了,咱俩不对付。”
薛明觉更加的咬牙切齿,而结果就是扯疼了嘴角的伤,他疼得龇牙咧嘴。
更讨厌张子明了。
以前讨厌,是因为他和他两个分属于两个集团,他们是死对头,谁也不服谁,张子明又让他丢了脸。
现在讨厌,是因为这家伙得了便宜还卖乖,不是个东西。
唐挽挽在前面走着,后面的动静自然没有逃过她的耳朵。
但她没有理睬。
对于打薛明觉这事,她早就已经想好了结果,那就是彻底把薛明觉征服了。
她从来没有想过,降服不了薛明觉。
薛明觉是个刺头,对付刺头光靠讲道理是行不通的。
在这些人眼里,天老大他老二,他们的字典里没有以理服人这词。
有人会问,打了,万一不服呢
不服,就再打一顿,直到把人打服了。
古时候,烈马高傲,很难诚服于人,要将烈马驯服,是需要点手段的,那就是在气势上,在本事上,让人心服口服。
而被驯服了的烈马,就能够成为一匹很好的战马,而且战马忠诚。
其实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俗话说,人为知己者死,这知己便是能让人心服口服,能够在心理上引起共鸣。
她和薛明觉自然是不属于这一层,但是另一个层面来说,又可以这么理解。
薛明觉虽然胡闹,天不
怕地不怕,连家里的父辈都拿他一点办法没有。
但他又是个武痴,这可能是薛家人的习性。
据说往上数几代,薛明觉的先祖可以追踪到唐朝的薛仁贵,那可是唐朝的一员虎将。
薛明觉又一向以此自傲,说他们家就是出将军的。
这事唐挽挽早就有所耳闻。
今天打他,除了他带着大院孩子到处胡闹,跟着外面的红袖章起事,可能会害了大院孩子,还有一个原因,也出在这。
她觉得这没什么好到处吹嘘的,现在是什么年代是破四旧的时期,如果这话传到了外面有心人耳朵里,那可是能给薛家扣帽子的借口。
你是不是薛仁贵家的几代孙子,先不论真假,这到处嚷嚷,人家给你扣帽子怎么了
举报你一个复辟封建,你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薛参谋长能够坐到现在这个位子不容易,那是他在战争年代里出生入死,拿生命去争去换的。
如果因为这个原因,被人举报了,那就太冤枉了。
小孩子太单纯了,一有点儿成绩就沾沾自喜,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唐挽挽得把他纠正过来。
可不能因为他,害了人家一个铁骨铮铮的老将军。
在唐挽挽看过来的时候,薛明觉和张子明还在那里斗嘴。
以前他们谁也看不上谁,谁也不服气谁,这会两人都伤了,又打过一架,虽然不斗着嘴,但其实没多少火药味。
正斗着嘴,薛明觉只觉得身上一寒,就见到了唐挽挽瞥过来的那一眼,他整个一僵,连跟张子明斗嘴都忘了。
张子明嘴贱地问“怕了吧”
薛明觉抬起那只伤得不重的手,重重地拍了他的后背一记“胡说八道。”
那一巴掌,正好是打在了张子明的伤口上,他“嗷”的一声叫出了声“薛明觉你干什么谋杀亲朋啊”
薛明觉冷冷地斜了他一眼,不想搭理他。
以前怎么没觉得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