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朝代的君王,都不会将一个雄才大略而又被认定可疑的权臣,当作自己的托孤大臣。
嬴政是一个既强势,又有阳谋的皇帝,任何不确定的事情,都必须弄清楚之后再说,先自蠢动只能自讨苦吃。
在他的印象中,李斯与胡亥的关系并不算很好,甚至没什么交流,就连李斯女儿与胡亥的婚事,李斯都不是很喜欢。
到底是什么促成了李斯支持胡亥的原因
难道真是为了权力吗
蓦然,嬴政想起了自己与李斯的第一次结识,那是亲政之后,从吕不韦手中夺得了大权,群臣建议他解散吕不韦的门客,而李斯则给他写了一部谏逐客书。
也正是这一部谏逐客书,让嬴政重用了李斯。
从那以后,他与李斯三十年如一日,从未怀疑过李斯的忠心。
李斯的几个儿子,娶的都是皇家公主。
自古以来,君臣关系亲密到如此地步,怕是绝无仅有了。
嬴政敬佩李斯的大格局,大才能,也深深的知道,没有一个有大格局,大才能的人统摄朝政,统一六国,重建华夏文明只会是一句豪言壮语。
灭六国时,嬴政重用李斯,李斯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将朝政梳理得井井有条,偶尔还迸发出惊人的奇谋,奠定胜利的基础。
比如举荐尉缭任国尉,协同王翦、王绾等一班众臣,堪称管仲一般的贤臣。
统一六国后,更是殚精竭虑,筹划郡县制的实施,修改新法,废旧法,无一件不行云流水。
更难能可贵的是,数十年之中,李斯没有一次对自己官职爵位的不满这样的人,会为了权力背叛大秦吗
莫非,李斯对朕有私怨
嬴政记得,有一年,李斯刚刚晋升廷尉,也就是那次,嬴政看见李斯盛大的仪仗车骑,冷冷说了句用得了如此么
从那以后,李斯立即收敛了仪仗车骑。
虽然嬴政从始至终都没有责难李斯,而是对左右随侍这种口风不严谨的行为,采取了严惩,但也没有震慑李斯的意思。
当年齐威王不也烹杀了十几名口舌内侍吗
而李斯如何,自那以后,再也没有过盛大的仪仗车骑,却也没在嬴政面前提及过此事。
本来,嬴政还想跟李斯说说这件事,可每次李斯都是一副浑然不知的神色,也就没有了说的心思。
若说私怨,这算得了一次。
但是,这又如何呢
难道朕还不能表达自己的不满
以李斯之才,能因此对他这个皇帝生出嫌隙,倒是朕高看了他也
“陛下”
眼见嬴政的脸色在油灯下阴晴不定,来福下意识咽了咽口水。
其实,别说是嬴政,就连他自己,都被李斯的言论气得满腔愤慨。
他怎么也没想到,那个被始皇帝视为左膀右臂,在朝堂上呼风唤雨的李廷尉,竟然会变成乱臣贼子。
若是始皇帝真的死了,那帝国的未来
想到这里,来福忽地发现,嬴政在左右环顾,不由小声问道“陛下,您在找什么小人帮您找”
“嗯”
嬴政愣了一下,沉声道“朕的剑呢”
“剑”
来福也是一愣“什么剑”
嬴政“”
来福“”
两人对视,皆是不语。
片刻,嬴政面无表情的摆了摆手“没什么,咱们回去吧”
“诺。”
来福小声应诺,却不知道嬴政说的回去,是回东胡宫,还是他自己的寝宫。
若是东胡宫,按原路返回就好。
若是寝宫万一陛下知道咱们的地道挖到了他的寝宫,那该如何是好
就在来福有些担惊受怕的时候,嬴政忽地转头,沉着脸道“你们真的只挖了一条出宫的地道”
“这”
来福迟疑了一下,讪笑道“这个不好说,小人其实很少挖地道,主要由常威挖,陛下可以问常威”
对不住了啊兄弟,死道友不死贫道,这是公子说的
你自求多福吧
“常威”
嬴政皱了皱眉,也没有多说,随即摆手道“走吧去东胡宫”
另一边,李斯刚刚回到自己住所,赵高就跟来了。
此时,两人对坐在书房之中,相顾无言。
袅袅檀香在青铜炉内升起,周围一片寂静。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斯才悠悠长叹一声,黯然道;“李斯有负于陛下,有负于大秦啊”
“李廷尉定国有功,陛下若泉下有知,会理解廷尉的”
赵高深深一躬,诚恳说道。
李斯心情很是灰暗,点了点头,没有接口。
却听赵高又道;“卫尉杨端和与两位冯公邀请您,会商大事”
闻言,李斯没有接口,而是面无表情的道“赵高,今日朝会的情况,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