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
还没等赵高哭声落下,一旁的冯劫就喝止了他,道“此等国事场所,岂容你阉宦肆意妄为来人,依国法处置,杖脊五十”
“且慢”
眼见殿外冲来两名黑甲,准备将赵高拉下去行刑,李斯连忙开口阻止了他们,沉声道;“赵高吾等在商议国家大事,不容你放肆,快将陛下是否留有遗诏之事,从实招来”
“是老奴知罪”
赵高被吓得诚惶诚恐的行礼“老奴回咸阳之前,陛下确实留有诏书给老奴,只不过,陛下刚写完诏书,叛军就攻来了”
“这么说,陛下的遗诏在你手中”李斯追问道。
赵高小心翼翼地答道
“当时情况紧急,陛下第一时间便安排老奴出逃,恐怕也是担心诏书落在叛军手中,而老奴也不负陛下所望,将诏书带了回来”
“嗯,事关国家,陛下确实会以大局为重。”
李斯满意的点了点头,又接着道“刚才唐将军说陛下的诏书有一道,可否准确”
“不然,陛下有两道诏书,一道是给长公子扶苏和蒙恬将军的,一道是给诸位大臣的”赵高摇头说道。
冯去疾皱眉道“照这意思,扶苏和蒙恬也应该召到甘泉宫议事”
“不可”
还未等李斯表态,一旁的顿弱就率先开口道“此两员重臣要谨慎,如今边境不太平,贸然召他们回来,恐生大祸”
“这”
众臣闻言,顿时露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李斯眼睛大亮,暗忖顿弱今日怎么如此上道莫非,他也有不臣之心
想到这个可能,李斯故作沉思的默然一阵,随后拍案道“陛下东巡九原的时候就说过,九原乃大秦的国门,不可一日无将,目下,万里长城刚刚合拢,匈奴又屡次进犯,九原军压力甚大,九原将领皆不宜离开;
冯右相但想,当年灭六国是何等的残酷,陛下都没让蒙公南下助力,更何况今日
假设匈奴那边知道皇帝驾崩的消息,会不兴兵南下届时,帅不在位,冯相可知其后果”
“不错,我也赞同李廷尉之言,是父亲的目光短浅了。”冯劫笑着附和了一句。
冯去疾老脸一红,不耐烦的摆手道“老夫也就那么一说,何需都来针对老夫,不召就不召嘛”
“此事本就应该提起,并非吾等针对冯相。”
李斯摇了摇头,却是少见的耐心,扣着书案道“不召两位重臣,并非不知会他们,老夫当同时发出官文,将皇帝驾崩之事,以及甘泉宫商议诸事,一并知会他们,若他们有异议,必有快书回复”
“行了行了,不需要再废话了”
冯劫挥手打断了李斯,道“李廷尉深得陛下信任,我们也都认同你,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哼”
一直沉默不语的夏无且,忽地冷哼一声,沉着脸道;“冯公将这里当做了你的御史大夫府吗”
“怎么,你一个太医也想主政”冯劫淡淡地揶揄了一句。
“你”
夏无且气急,正与开口回怼。
这时,一旁的李斯沉重的叹息一声“当此国家危难之际,老夫如履薄冰,还请诸位见谅”
“李廷尉真是”
冯劫不满地站了起来,高声道“陛下纵然去了,还有吾等老臣,这大秦的天难道会塌了
老夫今日就一句话撩在这
谁敢不从皇帝遗诏,谁敢不从李廷尉之命,老夫第一个找他算账他娘的大秦有国法,国法可依,什么危难之际,谁还敢造反不成”
“慎言慎言啊冯公”
李斯连忙将冯劫按住,转身对殿内的众臣深深鞠了一躬“李斯承蒙皇帝信任,诸公信任,不甚感激也如今,只等皇帝尸身勘验完毕,宣读遗诏,老夫告辞”
说完,转身便欲离开。
但就在这时,他的眼角余光忽然看到角落里的一道人影,不由眼皮一跳,诧异道“汝是何人”
“嗯”
众臣微微一愣,旋即顺着李斯的目光看去,只见角落里坐着一位,面容陌生的小吏。
却听那小吏惊慌失措的放下毛笔,颤抖着声音道“下臣典客府,春禾”
“春禾”
众臣一愣,下意识将目光望向顿弱。
“哦,这是老夫安排的典客府书吏,你们也知道,典客府不光对外有交际之权,对内也有记录之权,这是皇帝在世时交代的。”顿弱仿佛慢了一拍似的,笑着解释道。
“原来如此”
众臣听完顿弱的解释,恍然点头。
其实,典客府的顿弱,并不像表面上的那么简单,他除了是三公九卿之一的典客,还是皇帝直属秘密机构黑冰台的统领。
那所谓的典客府书吏,多半是记录大臣言行,上报皇帝的黑冰台成员。
想通了关键,众臣疑心尽除,又将目光落在李斯身上。
然而,李斯却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