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朕不糊涂!废除殉葬制度!【求全订!】(2 / 3)

当时他画军吏像的时候,还没想到用瓷器制作人俑,后来偶然发现青瓷,便突发奇想,用瓷器代替陶器,制作兵马俑。

想想那些唐三彩瓷人,经历几百上千年,依旧明亮如新。

再看看兵马俑坑里的陶人

抛开始皇帝的个人因素,单论审美价值来说,完全不能相比。

却见嬴政饶有兴趣的追问赵昊“那你说的瓷器,究竟是何物莫非与青瓷有关”

赵昊想了想,道“说没关系,也有点关系,但深究起来,两个确实不是一样的东西”

“哦那你说说,这瓷器是用什么做的”

“也是泥土,不过不是一般的泥土,而是高岭土”

“高岭土”

嬴政一愣,有些不解的看着赵昊“什么是高岭土”

“这”

赵昊尴尬地挠了挠头,道“这个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得派人去找,只要找回高岭土,就能烧制瓷器。”

“那好朕立刻派人去找,你来安排他们”

“是,父皇。”

赵昊拱手领命。

很快便离开了嬴政书房。

其实瓷器烧制,工艺并不复杂,即使是工业发达的后世,也依然以手工烧制为主。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只要会烧制陶器,就能烧制瓷器。

至于为什么这个时代没有瓷器,只有陶器,主要还是原材料和温度的问题。

原材料很简单,就是赵昊说的高岭土。

至于什么是高岭土,其实就是观音土。

而温度的问题,也很好解决。

以前烧木炭不容易升温,现在烧石碳,不可同日而语。

时至下午,总领东巡事务的李斯,在大典结束后不久,便开始安排东巡启程事宜。

而嬴政则在赵昊走后,带着赵高,蒙毅,郑国三人,身穿便装,走进了田野。

从东巡启程,看到沿途村落人烟稀少,他就想停下来仔细看看。

如今正好有机会,便想亲身体会一下百姓的生活,顺便了解民情。

四月天的田野,因为空旷,显得格外冷清。

抬眼望去,大多都是妇女和儿童。

没有耕牛,没有壮汉,使春耕时分喧闹的热烈,没有一丝一毫的温度。

嬴政皱眉打量了一阵,默然不语的走向两个人影。

“敢问大姐,这片田地是你家的吗”

正在耕地的妇人停下了手中的农活,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疑惑道“你们是何人怎么还有闲心来这里,是买地的吗”

“呵呵,我们不买地,就四处逛逛,敢问大姐,你是佣耕吗”

“不是哩,这些地都我家的”

妇人摇头喘息道。

“哦你家这么多地啊日子可好过”

嬴政笑着追问。

妇人看了他一眼,没好气的道“好过什么哩,皇帝下了那么大的劲,老世族都跑光了,谁还敢强买强卖现在你想卖,都没人要”

“为何要卖地啊没钱吗”

嬴政一边问,一边从赵高那里要来一水袋,递给妇人。

妇人受宠若惊,连忙接过水袋,朝嬴政道谢“多谢大伯。”

说着,将水袋里的水倒进泥碗,转身朝身后的少年呐喊“娃子哩,快过来喝点水啊”

“来勒”

少年应了一声,丢点手中的农具,飞快跑到妇人身前,端起水碗,咕噜噜的喝了起来。

刚喝两口,他就发现了不对,一脸惊喜的叫了起来“阿母,是黄米酒”

“大伯心善哩”

妇人疲惫的笑了起来。

嬴政将水袋递给少年,笑道;“这次出来带得不多,这个一并给你们”

“阿母”

少年怯怯的不敢接,妇人摸了摸他的头,眼角泛着泪光的接过水袋,朝嬴政躬了躬身。

嬴政抬手虚扶起她,又问“大姐,你男人呢怎么不来帮你耕地还有,为何不用耕牛”

“呵呵,你这大伯,一看就不通农事”

妇人澹澹一笑,感慨似的道“这几年,谁家里还有男人呐,男人可金贵哩你怎么这都不知道呀耕牛呀,都卖了,给男人上路用”

“哦这么说,你男人服傜役去了”

嬴政自然明白他说的上路是什么意思。

但妇人却有些埋冤的道“不是徭役,哪个男人敢在春耕的时候不下地修皇陵去了”

“娘,别伤心,还有我呢”

少年低声说了一句。

妇人冷笑“你你是没长大而已,长大了不修皇陵,就是修长城”

听到这话,嬴政罕见的颇为难看,一时竟无言以对。

“后生,你父亲高姓大名啊”老郑国突然开口道。

少年看了他一眼,怯怯道;“我父亲叫吴广”

今天加了班,回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