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爱卿何须如此,快快起来”
嬴政扫视了一圈众臣,笑吟吟地抬手道。
他算是明白了,暴君有暴君的玩法,仁君有仁君的玩法,难怪那小子提出帝王之道治国。
这帝王之道,恩威并施,确实不错。
“陛下当真要分封百越之地”
等众臣缓缓站起来,李斯忍不住追问道。
分封之事,嬴政只跟王翦商议了,并没跟他商议。
在场众臣中,也就尉缭知道此事。
如今李斯提起,众臣也有些不确定的看向嬴政。
因为以始皇帝之前的秉性,是不可能赞成分封制的,哪怕是百越之地,也不可能分封。
但现在态度大转,让他们不由将信将疑。
却听嬴政笑道“李廷尉有何意见,但说无妨。”
“回陛下,就算百越之地暂时不属于我大秦,但正如陛下所言,百越之地乃我大秦囊中之物,若大秦征伐百越之地,行分封制,那岂不是与现行的郡县制,格格不入”
“更何况”
李斯说着,顿了顿,又道“一朝两制,亘古未有,该如何治理”
“在回答廷尉之前,朕想问廷尉,商君变法,何以能成功”
嬴政肃然反问。
“嗯”
李斯愣了一下,言简意赅的道“徒木立信”
“既如此,君王能失信否”
“不能”
“那以军功爵的封赏制度,我大秦朝廷能失信得爵者否”
“这”
李斯被问得愣在当场。
这话他不敢答,也不能答。
嬴政看了他一眼,展颜笑道“廷尉不必有所顾虑,大胆直言便是”
李斯心中叹了口气,摇头道“不能。”
“善”
嬴政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环顾众臣,高声道“我大秦推崇法制,就应依法治国,不能失信于天下”
“秦法规定,得爵者应有赏赐,那就该依法照办。”
“故此,朕决定,以大秦朝廷的名义,向得爵者发放国债”
“国债”
众臣一头雾水。
冯去疾再也坐不住了,连忙站出来道“陛下不可啊”
“有何不可”
嬴政猛然转头,冷眼扫了过去。
冯去疾面色一苦,拱手道“回陛下,虽然老臣不知国债为何物,但债务之事,还是略懂一二,想来陛下是为了不失信于得爵者,所筹谋的国策。”
“但是,朝廷若与得爵者产生债务关联,那朝廷的威信何在”
此言一出,众臣面面相觑。
似乎也认同冯去疾的论述。
朝廷治理国家,自然要有威信,否则如何让人臣服
老丞相王绾皱了皱眉,也站出来“还请陛下明示,此国债为何物”
“请陛下明示”众臣随声附和。
嬴政看了看冯去疾,又看了看王绾,郑重地道“所谓国债,正如冯左相所言,是朕为了不失信得爵者筹谋的国策”
“虽然朝廷暂时拿不出应给的赏赐,但朕必须给得爵者一个交代,若什么都不交代,朕不光愧对他们,也愧对那些死在战场上的父老”
听到这话,众臣无不动容。
谁说始皇帝无情无义
这不挺有情有义的嘛
“那陛下所言的交代,是打算给得爵者一个凭证,以后朝廷富足了,再弥补赏赐”李斯率先反应过来道。
“正是”
“那陛下可知,要多久才能还完所有国债”
是啊
这也太疯狂了
大秦灭六国之战,得爵者十几万人,赏赐的田粮,更是不计其数,朝廷如何还得完
众臣心中忧虑,不由将目光落在嬴政身上。
嬴政平静而威严地道“还不完,也要还,朕不会忘记任何一个人的功劳”
“陛下圣明”
众臣感动得无以复加,忍不住齐声附和。
尉缭在一旁看着,不言不语。
关于国债的事,他其实也是赞成的。
不管始皇帝父子抱着什么样的目的,至少这国债之策是没问题的。
树立君王信誉,的确很重要。
始皇帝言而无信,刻薄寡恩的形象,早就让天下人不满了。
要说朝廷威信,其实就是秦法严苛,抑制了人们表达不满的情绪。
但这种情绪若长久压抑,很容易出问题。
始皇帝从赵昊的论述中,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才调整自己的心态,准备挽回自己的形象。
冯去疾没有看到这个问题,始皇帝和他却很明白。
“就算陛下不愿失信于得爵者,也无需分封百越之地,发放国债即可”
就在众臣感慨始皇帝仁义的时候,姚贾站出来高声道“反正都是发放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