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更是络绎不绝。
时至今日也有不少寒门权臣出自袁氏门下。
袁休身死后,只有当时远在异地的袁充和两个女儿捡回一条命,袁氏旁支还为家产和袁充争斗不休。
袁充关闭藏书楼,关的不只是这扇门,更是袁充自己的心。
“阿翁可有意重开藏书楼”沈舒问道。
袁充摇摇头“不会。”
沈舒问道“是因为当时无人为太外翁求情吗”
世态炎凉她觉得以袁充的眼界不至于为此事所困。
“不是。”袁充道,“当时你太外翁、大世翁2和二世翁门下不少门客弟子都为袁氏出面,不然我的命如何保全的”
沈舒明白了,这种狗血剧情并不适用于袁氏。士族根深叶茂,袁氏联姻王谢大族,怎么可能没人为袁休求情
所以袁充的心结到底是什么
“阿贞,袁氏当年气盛,还是今日权盛”袁充对沈舒问道。
沈舒想了想答道“昔年太外翁为中书监3,今日阿翁为尚书令;昔年大世翁为一州刺史,今日从母为皇后;昔年二世翁为名士之首,今日阿翁也编书撰文为当朝大家。”
“论权势,今日之袁氏并不逊于昔日之袁氏。”沈舒道,“唯”
“唯子嗣不足。子嗣不足,后继无人,便在这朝中孤木难支。”袁充毫不客气地道,“我和你从母今日尊位,就好比那镜花水月,看似极盛极美,却都是虚无,半点落不到实处,而当年你太外翁他们才是真正的手握实权。”
“衰败就是衰败,再怎么扭转都是无用。”袁充长叹一口气幽幽道,“如今的袁氏就如矗立在那里的藏书楼,看似高高在上,实则内里虚空。”
沈舒懂了,袁充不愿意重开藏书楼,其实就是不愿向外人展示已经满目疮痍的袁氏。
袁氏和袁充一样,他们都是垂垂老矣的老者。
袁充想要用朝堂权势,尚书之尊,皇后之位,甚至连寒门女婿的力都要借用,以此保全袁氏的尊荣,就是不愿意承认袁氏已经老去。
而开了藏书楼,就相当于向世人展示袁氏的落败和虚空的内里。
骄傲如袁充,自然不愿意。
这才是袁充的心结。
说到这袁充又是自嘲一笑“我就是再开藏书楼,又给谁看呢我只有你一个孙辈,又无子侄,除了门客也很久不收弟子了,这藏书楼又开给谁家中婢仆吗”至于袁氏旁支,早已不算是他的子侄,他们不会来藏书楼,袁充也不会让他们踏入此地。
“难道阿翁打算让这宝物蒙尘吗”沈舒却问道。
袁充听到这话,原本自嘲悲伤的眼中瞬间变得锐利起来,仿佛刚才的伤心从未出现。
“你这是打起了我藏书楼的主意”袁充双眸如利剑,仿佛能看清沈舒的所有小心思。
沈舒被说中心思倒也不尴尬,笑道“珍宝就在眼前,我又不是圣人,还没到抱朴寡欲的境地。”
见孙女说得这么直白,袁充反倒是不气了,但也不说话,态度意味不明。
沈舒知道袁充没有立即反对就代表有戏,再接再厉道“阿翁,我现在只求几本蒙学之书,之后您愿不愿意给我用藏书楼,只看我之后的表现就是。”
就是六经4市面上也不是没有,她搜罗一下很容易找到。
袁氏藏书楼真正珍贵的那些,最起码要在几年之后她才能用到,她相信这段时间她定能让袁充改变主意。
“随你。”袁充态度模棱两可,但只要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是给了机会。
沈舒自然高兴,连忙道“多谢阿翁”
说完此事后,袁充又道“除了养士之外,我还有一事要提醒你。”
“阿翁请讲。”沈舒道。
袁充道“我虽不相信那徐景真能冶炼出鍮石来,但你也要小心防范,若你真用鍮石铸币,徐景和所有会冶炼鍮石之人都要集中看顾,别院也要用重兵把守。”
经过袁充这一提醒,沈舒才想起来鍮石在这个时代应该属于高科技产品,所以她还得做好保密工作。
“阿翁,我懂了。”沈舒道,“其余人都好说,只是徐翁此人”
说起徐景她皱了皱眉,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对方。
怎么说呢,她其实真的不太明白这个时代的炼丹师脑子都在想什么,因为这些人看着也不像是狂热的科学爱好者,难道这些人真想炼炼长生不老药
她能感觉到徐景对炼丹的兴趣比炼铜大多了。
如果是这么虚无缥缈的愿望,她觉得自己怕是无法满足对方,她又没有长生不老药的丹方。
一旁的袁充一下子就听出了孙女的意思,哈哈一笑“阿贞,你还是幼童,虽然聪慧,却不通人情”能问出这话就说明这还是个孩子
沈舒她觉得这是在骂她谢谢
她前世都二十好几了,成年不知多少年了
所以这就是说她的情商只有孩童水平
现在她不止文化水平要被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