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很低。
而且,她使用的方法,也更符合孟周的“审美”。
其他炼丹者,是手工业者,甚至可能是艺术家,它们将一次炼丹当成制作一件艺术品。
最终成品,可能超常发挥,爆出精品丹药,也可能发挥一般,只得普通品质的丹药。
总而言之,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而苗琳的炼丹,则更像是在做化学实验。
虽然,她并没有做到稳定的产出因为炼丹涉及到的材料太多,而材料的状态,是充满了变化的,没有两株灵草灵药是完全相同的。
这超出了她能够掌控的领域,所以,她的炼制也很难保证稳定的成功。
但这只能说是她的能力问题,不是方向有问题。
后来,为了从和信楼白嘌二阶废丹废器,孟周用类似的理由说服了和信楼主。
这便是孟周取出来的另一份笔记。
虽然具体方法不同,但核心思路其实就是受到了苗琳的启发。
以和信楼主的见识,随便胡诌怎么可能骗得了人,当时与她分享的那些,也不是随意编的瞎话。
孟周取过苗琳的笔记,认真翻阅起来。
将笔记中的内容,与他自身的丹道造诣相互印证,思维开始高速转动。
深藏在脑海中的庞杂信息,不断浮起,不断被梳理归纳,不断被提炼,万象演绎的经验开始再一次快速提升。
与此同时,有关丹道领域的思考,也不断有新的收获反馈给他。
就在孟周沉迷研究,无法自拔之时,阚越登门造访。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