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朵一把抱起侄女,匆匆往厂门口走。
她家住宿舍区,离厂子很近。出大门走上几分钟就到了。
不过厂子大,走出去倒是需要更多的时间。
也是因为厂子大,需要办板报的地方多,所以宣传科这几天人手才会有些不足。
不然哪怕有混日子的关系户,正常做事还是能运转过来的。
侄女儿穿着小花袄,小短手放到小姑脖子上圈着,“小姑,谁来了”
“嗯,你大姑回来了。”
“大姑是谁”
于安娜从来没见过大姑。
她出生的时候爷爷、奶奶都不在了。
于朵二姐于凌自父母过世之后再没回来过,这六年甚至彼此连音信都断绝了。
于朵自然不会在家多提二姐,那是大哥和嫂子的一块心病。
她提起来除了得罪人,对事情一点帮助都没有。家里的事她是一点也做不了主的。
他们自己肯定也不会在孩子面前提起。
别说于安娜,就连幼时见过大姑的于鹏都完全忘了还有这么个人。
这几年于凌和兄妹之间逢年过节都没有丝毫走动的,书信都没有一封。
于朵解释道“大姑是你爸的二妹,我的二姐。也是你的姑姑”
于安娜点点头。姑姑好,她喜欢姑姑。
“大姑会给我带糖糖么”
于朵道“乡下买糖不太方便吧。”
以二姐的性子估计是不会买的。
“哦。”
于安娜有些失望。
爸妈近来不给她买糖吃了,说吃多了坏牙。
小姑自己没钱,也不可能给她买。
姑侄俩刚走到厂门口,和脚步急匆匆从车间出来的邱新梅撞上了。
于安娜喊道“妈妈”
邱新梅点点头,脸色不是太好。
于朵心头一个咯噔,这是不欢迎二姐回来么
她面上若无其事地道“嫂子,我带了钥匙。我回去开门就好了。”
这个时候,嫂子应该是请假离岗吧。这种事多了,小组长也要不高兴的。
邱新梅看于朵一眼,你知道什么
“不用,你要是没忙完,就接着去忙。我回去”
邱新梅回去可不是去给于凌开门的。
她是要阻拦于凌进家门。
家里一共就三十多个平方,卧室只有两间。
她和于承住的那屋硬生生隔出了一个五六平米、不带窗户的房间。连门都只敢弄成推拉门的形式。
正常开关的那种门关门的时候太占地方了。
如今是七岁的于鹏住着。
娜娜则在小房间跟着她小姑一起住。
以前老头、老太还在的时候就是这个格局。
当时是小妹跟着公婆住,小妹住那个五平米的隔间。
她和于承带着还小的于鹏住小房间。
如今于凌回来,哪有多的地方给她住啊
孩子一日一日的大了
回头娜娜都要等着她小姑嫁出去才能有个自己的房间住的。
而且,如果于凌没结婚那说不得已得收留她。结了婚又离婚的,凭什么回娘家住啊
她知会过谁,谁同意她离婚回来住的
于凌肯定是离婚了,不然怎么回得来北京城政策规定没结婚的知青才在这次回城的范围呢。
这倒也正常,能回北京城,谁想在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待着。
住都还是其次,挤一挤不是真挤不下。
如今四世同堂的人家挤在那么一个小屋子里的也不少。
可暂时挤几天倒是行。
关键是,这一次是政策性的回城。
过去十年乡下、各生产建设兵团积累了两千多万知青。现在一窝蜂的全部回城,城里哪来的那么多工作给他们
于家可没什么关系和门路给于凌找到工作。
她这么回城还不知道几时才能找到单位接收呢。
找不到工作,难道在家白吃、白喝、白住啊没这个道理
最好是现在就把她拦在外头,进了家门可就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了。
邱新梅对小妹于朵是不讨厌的,甚至还有几分喜欢。
于朵成天在家跟勤劳的小蜜蜂似的。
甚至邱新梅第一次做月子,婆婆只出一张嘴巴安排,灶上的活儿都是八岁多的于朵干的。
做好了醪糟蛋、小米粥这些再给她端进房间。
然后把小孩子的尿布和她的衣服出去洗干净。
晾干了再叠好拿进来。
她第二次坐月子,婆婆更是已经不在了,里里外外都是于朵照应的。
就连自己娘家爸妈也都说于朵乖。
如今小姑娘又自己给自己谋划了出路。谁都知道三个月后如无意外,宣传科就会收她做临时工。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