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六年八月初六,上午时分,督师卢象升传下命令,召集各镇将领到自己的公署大堂中议事。
军令如山,不敢怠慢
接到命令之后,秦锋立刻带着熊大、熊二和数十名亲兵,骑马离开了大营,直奔阳曲城内,不想在城门口遇到了另一队人马,为首的还是位熟人杨国柱。
“秦将军,许久不见,杨某这里有礼了”
“杨将军,有礼了”
“哈哈”
杨国柱本是关宁军中一名参将,后来被调入京营当中,负责整顿军务,因为性格刚直,得罪了顶头上司、加之没有人脉关系,结果坐了冷板凳,还经常受到排挤,过的很不如意。
京畿之战中,女真人进军天寿山,威胁到大明历代先皇的陵寝。
秦锋奉旨率领天威军前往天寿山护陵,杨国柱、周遇吉率领部分京营士兵一同前往。
本以为这一去如羊入虎口,必死无疑
万没想到,秦锋竟然大发神威,带领天威军以少胜多,大败女真镶黄旗人马,护下皇陵,立了大功。
事后,秦锋没有独自贪功,而是将功劳分了一半给杨国柱、周遇吉,二人因此受到了朝廷的封赏。
周遇吉晋升为京营参将,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杨国柱则调离京营,升任九边之一的宣府镇副总兵,成为手握实权的将领,顿时扬眉吐气了。。
对秦锋,二人自然是感激涕零
昨天中午,杨国柱带领本部人马来到了阳曲城外,本想今天带上一份厚礼,前去拜访一下秦锋,感谢分功之恩。
不想督师卢象升突然召集各镇将领议事,杨国柱只能先行进城,结果在城门口遇到了秦锋,这便是以往经过。
军务在身,二人不敢耽搁了,交谈几句之后,一起催马进城,来到了原来的阳曲县县衙,现在的督师大人公署,而后一起翻身下马,通禀身份,进了大堂。
会议尚未开始,督师卢象升也没有出来,大堂内空荡荡的,二人便随意站在角落中闲谈起来。
谈着谈着,又有几位将领陆续来到大堂中,秦锋不认识这些人,杨国柱久在军中,结交广泛,认出了几位将领的身份,于是低声介绍起来,他们分别是
京营总兵官王朴。
山西平阳镇总兵官姜瑄。
山西阳泉镇总兵官王通。
直隶大名镇总兵官虎大威,同时是督师卢象升的心腹人,负责统领天雄军。
河南洛阳镇副总兵王绍禹。
河南开封镇副总兵陈永福,是个神箭手,有百步穿杨的本领。
“王将军,有礼了”
“虎将军,有礼了”
“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秦将军吧,果然是青年才俊、英武不凡,在下有礼了”
“不敢当、不敢当”
在场八位将领当中,以秦锋的官职最低了,可是没人敢于轻视,都非常客气的抱拳行礼,有的还恭维几句。
原因很简单,武将之间相处,不仅比官职高低,更要比较军功大小,谁的军功大,谁就受尊重,说话也硬气
秦锋年纪轻轻,却是屡立战功,连女真人都被他打败过,故而赢得了一众将领们的尊重
当然也有例外,就是平阳镇总兵官姜瑄,用一双凶狠的眼睛盯着秦锋,显然在记恨斩杀手下士兵的事情。
对此,秦锋毫不在意,回敬了一个充满杀意的眼神,并摸了摸腰间逆鳞刀的刀柄。
跟我做对,早晚弄死你
又过了一会儿,大堂后面的亲兵们突然齐声喊道“督师大人到监军大人到”
紧接着,从大堂屏风后面并肩走出两个人,一人是卢象升,另一人五十岁左右,体型佝偻、面白无须,鹰钩鼻、三角眼,目光阴郁穿一件大红色侧蟒袍,腰间挂一枚皇宫内臣特有的象牙牌
皇宫内臣,就是太监。
没错,这位就是个太监,名叫高起潜,是皇宫御马监的掌印太监,这次是奉崇祯皇帝的旨意前来监军的。
太祖朱元璋立国之后,鉴于前朝宦官祸国的教训,多次下达圣旨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并刻在一块铁碑上,立在皇宫当中,以警戒后继之君
可惜效果不大,才过了几十年,在明宣宗、明英宗时期,宦官们就开始公然干预政事了,就连朱元璋留下的那座铁碑,都被大宦官王振偷偷挪走了。
之后宦官干政的情况愈演愈烈,更出了立皇帝刘瑾,九千岁魏忠贤这般的大权阉,每遇大的战事,必由宦官监军也成了一种常例
“参见督师大人”
“参见监军大人”
“免礼吧”
卢、高二人分别落座,而后八名将领按照官职高低在大堂上站成两排,一起抱拳行礼。
秦锋官职最低,站在了最后面,趁着行礼之际,偷偷打量了高起潜几眼,同时想起一件事情。
当初自己带人截杀八大晋商的走私商队,缴获了三件宝物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