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秦锋大婚!(1 / 2)

杨鹤到达榆林城之后,立刻接手了全部军政事务先是审问那些被捉拿的贪官污吏们,并根据罪行大小予以判决,该杀则杀、该关则关、该罚则罚,量刑公正,绝无徇私

而后挑选、任命了一批清廉自守,又比较有能力的新官员,接替那些贪官们的位置,恢复榆林地区的行政运转。

接着巡视边墙、视察疾苦、安抚人心、鼓励生产每件事皆是尽心尽力

至于秦锋,在杨鹤抵达的第二天,就带领本部人马返回了白城子,而后一面训练新兵、打造兵器、囤积粮草,为大军出征做好准备,一面抓紧时间,操持自己和晋玉娘的婚礼

因为二人是从小定的娃娃亲,因此提亲、说媒、定亲这些环节都省略掉了,直接到最后一步举行婚礼

既没有问天卜卦,也没有请算命先生,秦锋、晋玉娘商议之后,将大婚日期定在了崇祯四年十二月十二日。

这个年代没有天气预报,因此那一天是阴是晴、是风是雪,只能听天由命了。

事实上,秦锋、晋玉娘的天缘相当好,到了大婚这一天,艳阳高照、万里无云,甚至连一丝风都没有

老天爷赏脸,必是美好姻缘

上午辰时,大婚开始,第一步迎亲。

“咚咚锵咚咚锵咚得隆咚锵”

欢快的鼓乐声中,迎亲队伍从将军府中出发了,最前面是四十八名亲兵,高举着红色喜牌,负责开道。

后面是新郎官只见秦锋头戴乌纱帽、左右各插一朵金花,身穿大红色圆领吉服,斜披一幅红色锦缎,腰系素金带,足登皂皮靴,高坐在赤炭火龙驹的背上,英姿勃勃、意气风发

后面是一顶大红色八抬大轿,上面挂满了绸带、绣球等装饰品,而这种规格的轿子,只有明媒正娶的新娘子,或者三品以上的高官才有资格乘坐

再后面是迎亲家属,因为秦锋没有什么亲戚,便由韩山君、董天豹、耗子、项玄武一众好友们充当,个个皆是里外三新,喜气洋洋。

最后又是四十八名亲兵,抬着各种彩礼聘金、聘饼、海味、三牲、鲤鱼、美酒、四京果、四色糖、金银首饰一应俱全

迎亲队伍出了将军府大门,先在城内转悠了一圈,又到城外转悠了一圈,而后吹吹打打的回到了将军府大门前,将各种彩礼送进去,而后请新娘子出门。

“花轿到门前,宾客两边站,笙箫迎淑女,鞭炮响连天,鸾凤至双喜,蓝田种美玉,聚乐生祥瑞,佳女配佳婿”

“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

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按照习俗,迎亲家属们念了迎轿词,又念了催妆诗,而后在一阵喜庆的锣鼓声中,两名侍女搀扶着头顶红盖头、身穿凤冠霞帔的晋玉娘走出了大门,后面跟着送亲家属,以及数十名亲兵,抬着各种各样的嫁妆

接下来,晋玉娘坐上八抬大轿,队伍从将军府大门前出发,先在城内转悠一圈,又在城外转悠一圈,最后吹吹打打的,又一次回到了将军府大门前。

没办法,秦、晋二人一直住在同一个院子里,并没有别的住宅,只能进进出出兜圈子了,至于彩礼、嫁妆,也是左兜放右兜,但该有的仪式还是要有的。

八抬大轿停下之后,按照习俗,秦锋手执弯弓,连射三支无头红箭一箭射天,天赐良缘合家欢,二箭射地,地久天长人如意,三箭射远方,夫妻恩爱,长长远远

三支箭射完之后,晋玉娘这才走下轿子,而后由两名侍女搀扶着,一跨火盆、二跨马鞍、三跨米袋和秦锋一起来到将军府的大堂中。

大堂里早就装饰好了,彩灯高悬、红毡铺地,天地桌、龙凤烛、红木椅、红花瓶大红喜字更是四处张贴

接下来,是不是该拜堂成亲了

非也

汉家习俗,讲究的是晨迎昏行,既上午时分,新郎到女方家中迎接新娘子过门,而后到了黄昏时分,一对新人才能举行婚礼仪式。

因为古人认为,男子属阳,女子属阴,黄昏时分,昼夜交替、阴阳交合,才是拜堂成亲的最佳时间。

因此上,晋玉娘由两名侍女搀扶着,到早就准备好的房间内休息,秦锋则留在大堂中,接受一众宾朋们的祝贺。

“恭祝秦将军、晋姑娘,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恭祝秦将军、晋姑娘,夫妻恩爱,白头偕老”

“谢谢,谢谢诸位了”

对于婚礼,秦锋、晋玉娘本不想大操大办的,就在白城子范围内,宴请一些宾朋就行了。

可架不住秦锋的名气太大了,纵然没有刻意宣传,其大婚的消息还是传了出去,并迅速传遍了整个榆林镇,甚至连相邻的延安府都知道了。

于是乎,得知消息之后,凡是和秦锋有关系的,或者想和秦锋拉关系的,纷纷前来恭贺,就算人有事来不了,也会送一份贺礼过来,数量多的堆满了十几个大屋子。

而在众多贺礼之中,有两份最引人注目了,一份极为简单,另一份极为贵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