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0(1 / 2)

都斗不过头顶上压着的大山了。

呜呼哀哉,岂是一个惨字了得。

巧了,乾隆皇帝也是这么觉得。

臭弟弟还想跟他斗,终究还是嫩了点儿。

“李玉,传张廷玉和鄂尔泰。”

山西那边的案子告一段落,事情却远远没有结束,喀尔吉善把整个山西的官场都犁了一遍,空下来那么多位置得尽快往里填充新人,不能让别的官员一个人干好几个人的活儿。

张廷玉的门人和鄂尔泰的门人近来又有互相攻讦的趋势,不如挑挑拣拣送去地方,如此既能互相牵制也能让他们不在眼前碍眼,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但是派去地方的前提是他们不能只顾私仇不顾公事,当官要为百姓做主,要是只管争权夺势,那还不如直接回家种地。

具体怎么办他懒得管,谁的门人谁去敲打,真出事儿了他就找张廷玉和鄂尔泰。

军机处就在隆宗门内,皇帝传召非常方便,和亲王出去的时候正好遇到张廷玉和鄂尔泰进去,两边相安无事打过招呼,张廷玉和鄂尔泰看着近在咫尺的养心殿都有点发憷。

和亲王刚从里面出来,他们还能进去吗

两个年近古稀的辅政大臣面面相觑,再迈步时身形都佝偻了几分。

李玉额,倒也不至于。

虽然和亲王经常不按常理出牌,但是今天他是吃亏的那个,真正的危险不来自于和亲王,而是他们皇帝陛下。

这种事情心里知道就行,反正两位老大人进去之后就知道了,不需要他多嘴。

和亲王对张廷玉鄂尔泰的反应完全没感觉,他和朝中大臣的关系就是这样,各自对对方都是敬而远之,当然,朝臣那边对他是敬而远之,他这边敬不敬全看心情。

没办法,他和朝臣关系太好才坏事儿。

皇帝老哥这时候找张廷玉和鄂尔泰应该不是商量木兰秋狝,那是明年秋天的事情,等到明年再商量也来得及,现在过去大概率还是山西那点子破事儿。

那个冯起炎癞想吃天鹅肉,但是他这一来却是给皇帝老哥行了不少方便。

朝中汉臣说满人不适合外放为官,皇帝把满人官员撤了之后就没怎么补人,现在山西官场上汉官居多,结果呢,还不是出了个没脸没皮还胆大包天的冯起炎

寻常人没本事就打光棍,想娶亲就努力赚钱养家,只要人好又勤奋,总能找到合心意的女子。

冯起炎可好,三十多岁了打光棍不说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坚定的觉得他是怀才不遇,一边看上亲戚家十七岁的小表妹,另一边看上十三岁的小小表妹,还异想天开的试图把两边都娶回家。

他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知道直接去提亲肯定会被打出来,所以上京找皇帝讨恩典。

但凡皇帝是个憨憨觉得他这是深情,他亲戚家那两个小表妹的一辈子就毁了。

汉官治理下的山西竟然出现这么丧心病狂的读书人,山西的官员难道不内疚吗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在强词夺理,但是所有人都没有办法反驳,因为这是事实。

等事情传出去,冯起炎能不能活着抵达宁古塔还不好说。

朝中的满汉之争本来就非常严重,他又把刚刚有起色的汉人处境一下子给推回,最恨他不会是险些跳进火坑的俩表妹一家,而是千千万万汉人出身的官员。

尤其是山西的官员。

皇帝老哥才说过刘统勋一回京就把张廷玉给弹劾了,意思是张家门人太多,如今朝中“桐人登仕甲天下”,大半朝臣都和张廷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样不好。

张党势力太大,对皇帝掌控朝堂非常不利,皇上要注意不能让张廷玉继续膨胀。

刘统勋是不是和张廷玉不对付他们不清楚,让和亲王自己来说,他觉得这更像是俩人在打配合。

他们家皇帝老哥继位时年轻,但也不像圣祖爷当初那么年轻,所以朝中的辅政大臣没有像康熙朝时鳌拜那样一手遮天,张廷玉鄂尔泰这些老臣归根结底还是要看皇帝的脸色行事。

十六叔退出朝堂之后,辅政大臣只剩下张廷玉和鄂尔泰,朝中大臣下意识往俩人跟前凑,弄得像是要搞党争的样子,但是张廷玉和鄂尔泰都没这意思,所以底下人也斗不起来。

说他们斗不起来的意思是没有掀起大规模的党争,平时的小打小闹并没有断过,不是你的门人弹劾我的门人,就是我的门人弹劾你的门人,事情都不大,但是很烦人。

年前鄂尔泰被训斥识人不明挨了顿罚,虽说没有因此告老,但也逐渐淡出朝堂。

刘统勋一回来就弹劾张廷玉势大,估计也是看他正树大招风提醒他该退了。

俩人私底下商量好,商量好之后再在朝堂上演一波,事情完美解决,老张也能轻松退场。

嗨呀,辅政大臣们都退场了,他什么时候才能退呢

说好的宗室子弟不准担任军机大臣这些要紧职位,现在的确是这样,但是没有名头还要干活显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