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五章 垃圾,就该堆在垃圾堆里(2 / 5)

你说这是谁错了呢?”

徐成楚思索了很久,眉头都拧成了疙瘩,愣愣的问道:“世道错了?”

“世道也没错。”海瑞摇头说道:“大明还是不够强,这个案子,告诉你,有些时候,可以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徐成楚看着海瑞,不敢置信的瞪大了眼睛,愣愣的说道:“海总宪的意思是,我这入都察院的第一课,做素衣御史要学会变通?”

“然也。”海瑞面色非常难看,他抖了抖袖子,甩出一本书来,面色五味杂陈,这玩意儿是朝中奸臣佞臣,头号反贼,不忠不孝之辈的王崇古,写的《论五步蛇的自我修养》,这本书别名是《当官》。

这是王崇古做官的学问,里面的内容很多很多,海瑞非常不喜欢王崇古这个奸臣,继而不喜欢他的学问,但王崇古这做官的学问,是真的了不得。

徐成楚看到书的封皮,眉头紧蹙的说道:“王次辅是奸臣,我不要学他!”

“你要先知道奸臣是什么样的,你才知道,你要对付的是什么样的人,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想做事,先学会做官。”海瑞将书塞进了徐成楚的手里,拍了拍才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拿着,好好研读。”

“是。”徐成楚憋得面色通红,但还是握住了手中的书。

回到了全楚会馆的徐成楚有些迷茫,他明明做的没错,但还是把事情办的很糟糕,徐成楚带着批判的心态,读完了王崇古的《当官》,而后抱着认真研读的心态,又研读了一遍,最后,抱着认真学习吃透的态度,把书彻底读透。

到这一刻,徐成楚才幡然醒悟,他闯了祸,他其实让陛下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状态,罚还是不罚两难的状态,最终,皇帝还是动用了私宥特赦,让宋善用入京做官,才顾及了所有人的体面。

徐成楚这才知道,他消耗了难能可贵的政治资源,圣眷。

从皇帝到海瑞,都给了徐成楚足够的成长时间和空间。

而徐成楚也从这本《当官》的薄书上,学到了东西,遇到这种一看就两难的案子,要学会推诿,学会踢皮球,要学会变通,要让这些循吏做事,而不是拿着国法,把上下官吏束缚的动弹不得,那是迂腐。

“王次辅看着也不像是奸臣佞臣啊,怎么就变成奸臣佞臣了呢?”徐成楚对《当官》这本书不再抵触,他发现王崇古活的非常明白,但这么明白一个人,怎么就走到了公认的奸臣佞臣一列了呢?

其实王崇古在书里写的很明白,他就是不服气。

张居正一个毛头小子,内阁来了一个年轻人,就要对他们这些在帝国风雨飘摇中立下了功勋的老人,喊打喊杀,高拱、杨博、王崇古他们不服气,觉得自己晋党盘大根深,凭什么他张居正就一直赢?

现在晋党没了,王崇古服气了,心服口服,也学会劝自己了,不就是输给张居正吗?这家伙就是个从来没输过的妖孽。

王崇古在书里解释了变通之法。

万历二年建立的吕宋总督府,吕宋总督府当年拿下了马尼拉之后,对着西班牙船匠们进行了严刑逼供,威逼利诱、坑蒙拐骗,甚至让邓子龙娶了罗莉安,来安抚船匠。

最终,把这些船匠全部吸纳为了大明工匠,大明开海后,造船业是从仿造泰西大帆船,三桅夹板船开始的。

大明禁海一百七十年,船匠、产业链,制度全都败坏了,百废待兴,官厂营造,这些红毛番船匠,是万历维新的大明造船厂的第一批船匠。

那时候大明要是抱着天朝上国的态度,觉得番夷的技术都是微末之道,那大明开海不会如此顺利。

变通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为了让大明再次伟大。

“执圭璧而行泥途,必碎其玉;裹革履以涉湍流,终溺其身;国事如织,经纬相错,若强断其缕,则匹帛尽毁。”

“君子处世,当效江海纳百川而不失其味;真栋梁者,外示蒲苇之柔,内怀松柏之坚;故君子当如璞玉利剑,藏鞘则温润如玉,出鞘则寒芒摄魄。”徐成楚做好了批注,这是他读完了当官这一本书后,得到的感悟。

徐成楚进行了自我反思,他之所以招人烦,不仅仅是他脖子上那颗瘤子,还有他因为那颗瘤子,表现出的进攻性,进攻是为了自己不受屈辱和嘲讽的方式,就像是一只炸毛的公鸡一样。

这种带刺的骨鲠,确实惹人厌,但这不代表徐成楚过去是错的,他以为自己考中了进士,就没人会歧视他了,毕竟在他心目中,进士最起码有德行。

但是他错了,考中了进士,他迎来了更加普遍和恶俗的嘲弄,所以他选择了用更加锋利的外表,来保护脆弱的自己。

现在,他重获新生,不需要锋利的外壳保护自己了,他可以学习海瑞,海瑞骨鲠,神剑挥舞之下,妖魔鬼怪无法遁形,官吏们畏惧他,但同样尊敬他。

不出手的时候,要温润如玉,出手的时候,要毫不留情。

徐成楚最意外的就是,海瑞和王谦的关系极好,甚至王谦本人,也是素衣御史,这是让徐成楚最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