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二代航天飞机!(2 / 3)

在机长还缩短了几米的情况下,这架二代航天飞机的性能差不多在一代上涨了近三分之一。

听起来似乎并不多,但对于航天飞机这种大型设备来说,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夸张的数值了。

虽然突破大气层的载荷并未上涨多少,但内部货舱空间却是大了许多。

一代星海号只有约莫330立方米,而二代涨到了550立方米,四舍五入一下,都快接近两倍了。

这意味着在星际航行运输物资的时候,二代航天飞机的载荷要远超一代。

当然,这也和二代航天飞机的造型改变巨大有关。

一代航天飞机的造型类似于传统的民航客机,而二代航天飞机因为徐川提出来至少在月球和火星上具备垂直起降的能力,所以它的机翼被设计的更加的宽大和坚固。

类似于‘蝠鲼’形状的设计,不仅能让机翼承担更大的重量的同时,也扩大了航天飞机内部的空间。

空间的提升,意味着小型化仿星器聚变堆的体积能做得更大一些,提供更充足的能源的同时,也能巨幅提升可使用空间。

听着常华祥院士的介绍,徐川饶有兴趣的走到了二代航天飞机机。

和尾部部署的长达二十多米的主动力空天发动机不同,‘蝠鲼’形机翼下部署着的空天发动机在体型上要小很多。

但是它的数量却更多,每一边机翼都部署了三台小型化的空天发动机,通过形变后的超导材料和钛合金管道链接上主引擎与空气压缩机,分配推进工质。

而这六台小型化的空天发动机可以各自调节输出能级,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动力不同幅度的调节。

见徐川的目光落在机翼上的引擎上,常华祥院士走了过来,目光也落在了机翼上,轻笑着开口解释道:

“二代航天飞机的机翼上每一侧都部署有三台小型空天发动机,每一台在最大功率下可提供45.29kn的推力。”

“也就是说,六台小型发动机总共可以提供约莫270kn的推力。”

“当然,这是针对小型引擎单独的测试数据来综合判断,具体二代机的完整实验还没进行测试,具体情况暂时没有数据。”

“不过从计算的情况来看,这些小型发动机之间在运行时会形成一定的干扰,会降低一些推力。”

“所以整体来说,六台小型发动机在全功率的情况下约莫可以提供230-250kn的推力。”

“这个数据,在地球上肯定没法支撑它的垂直起降,不过在重力只有地球三分之一和六分之一的火星和月球上来说,理论上是足够了支撑它进行垂直起降的。”

徐川点了点头,笑道:“很不错了,走,进去看看。”

从目前常华祥院士汇报的性能和数据来看,这架二代航天飞机已经达到了他此前提出来的要求。

虽然并没有像他一开始提出的建议采用双发引擎模拟倾转旋翼机来实现垂直起降功能,但多台小型引擎的串联,在一些领域反而具有一定的优势。

比如出现某一个引擎失效或出问题的情况下,多引擎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航天飞机本身起降的安全。

通过高大的舷梯,徐川和常华祥一起走进了二代航天飞机的内部。

相对比一代星海号来说,因为二代航天飞机的内部空间更大的原因,它设置的乘员室也更多,总部署数量达到了九个。

此外,二代机上还部署了专门的“锻炼区”,并配备了太空自行车、太空跑台和抗阻锻炼装置等多种多样的健身器材和设备,用于航天员的日常锻炼。

而从设计的角度来看,为了保证航天员最舒适最优越的生存,这一架二代航天飞机可以搭载超过十八名宇航员进行‘长时间’‘大规模’的航天活动。

如果是短期的近地轨道运行或地月转移,这个数字能突破四十。

在此前苏米两国仅仅能搭乘个位数航天员的基础上,二代航天飞机能搭乘的航天员数量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哪怕是对比一代星海号,二代机的能搭乘的宇航员数量也提升了百分之六十以上。

简单的感受了一下二代机上的锻炼室、休息室、盥洗室等功能性的配置后,徐川满意的点了点头。

相对比一代星海号来说,因为二代机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降落在月球和火星上充当临时的前线科研基地的功能。

所以在各种功能室的配置上要比一代星海号齐全太多了。

可以说在月球和火星表面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航天研究所的设计人员和工程师都进行了考虑。

比如月震和火星风暴,二代机都有考虑应对措施。

比如能源系统,除了小型化聚变堆外,在紧急情况下,还有另一套锂硫电池功能系统。

它可以在小型堆全面损坏无法提供任何能源的情况下,保持二代机及九名宇航员一周的最低电力生活需求。

而这个时间,理论上来说,在地月之间,足够他们安排另